
近日,武汉软件技术学院新生童浩报到入学,申请校外住宿方便写作,成为热点。原来,他不仅是该校一位计算机专业新生,还是一名叱咤风云的网络写手,稿酬月入3万以上。武汉软件技术学院,并非名校,已经名声大噪圈粉无数的童浩毅然就读,他的想法与那些“非名校不读”、“读名校才有前途”的想法截然不同。不出意外,可以想象,童浩毕业后,在网络写作上,他会走得更远站得更高,成为业内一面旗帜。他会用事实说明“不上名校,也有前途”。
一个人有获得成功的原因很多很复杂,耐挫力、自信心、交际能力、不懈坚持等等,这些和名校没有多大的直接关系。一个人要想成功,路有千条,考清华北大等名校是其中一种,考取清华北大并不等于成功。
《华尔街日报》曾有一篇有影响力的题为《任何大学都能够做到》的文章认为,毕业于常春藤大学或一般大学并无多大区别。这篇文章的副题是“美国大公司的多数CEO们从州立大学毕业”。按照《华尔街日报》的统计,当今美国的500家大公司只有10%的CEO大学毕业于常春藤名校。因此,《华尔街日报》的文章认为,在通向CEO的道路上,领导能力和渴求成功的愿望和行动比一张常春藤的名片更重要。
学生和家长认为名校就读,可以有更好的平台和更广阔的视野,能够给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砝码。这无可厚非,孩子有此愿望有此能力,当然是好。不过,没有上名校的能力,增加压力,多次复读,过于强求,未见得是好事。君不见,那些自杀的学生,多出名校。
未上名校,有所成就,各行各业,大有其人。身边事例无数:约20年前,某朋友,起点较低,专科毕业,专业冷僻,他不断努力,一直奔跑在考试路上,换了专业,读了全国某大师的博士,实现人生大逆袭,成为某211大学的院长。
名校不能就成功,非名校不一定不能成功,关键在于,你有没有获得成功的综合良好素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