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由于接小家伙放学回来的非常早,我建议老公带孩子在楼下练习一下轮滑。
他们爷俩高兴的答应后,小家伙就开始有序的穿着自己的装备。看着小家伙自己耐心的边穿边讲解的样子,由衷的觉得孩子长大仿佛就在一瞬间。
当他们爷俩来到楼下,我站在楼上望着他们,发现爸爸很着急的在身后就开始推着儿子滑行了。
看着孩子歪歪扭扭的滑行姿势,外加上爸爸那笨拙又离不开身体的方式,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这时听到儿子好像在提醒爸爸在学校他不是这么滑的,爸爸还在一旁补刀这是水泥地,你们学校是毯子式的,所以有阻力,老师不用搀扶你们,而这个我怕你摔倒。
听到老公这番话,我真想告诉他:没有摔倒的机会,哪会有站起来的历练呢?不过,老公历来在陪伴孩子方面就是比我细致用心,好像他天生就有母性关怀似的。
不过儿子一句话点醒了他,“我们老师都已经教我们摔倒的姿势了!”也许这句话告诉了爸爸,摔倒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
于是,看到老公慢慢放开他搀扶的手,但也紧跟其后。
我知道小家伙刚学两次轮滑,所以上一节课就学了踏步和摔倒,其实还没涉及到滑行。
被放开手的那一刻,小家伙开始稳稳的定在那里好长时间,直到他好像找到了重心的一些感觉后,他开始试探着踏步。
由于小区水泥地和幼儿园的毯子式地面大有不同,小家伙刚踏上两下便开始站不稳了,我看到他摔倒的姿势如学校教的一样。
老公站在一旁,焦急的连忙扶起,我看到小家伙还有意的推了一下爸爸的身体。
小家伙一次又一次的练习自己的踏步,从一开始的重心找的不太准,到后来的渐渐能够稳健踏步,在一遍遍不厌其烦的刻意练习中找到了自己的规律。
当然,老公在旁边也从一开始,儿子的任何动作他都好像非常紧张,到后来慢慢的放松下来身体,并开始和走过的行人打起了招呼。
可以说,刻意练习给我们都带来各自的魔力,我也从儿子的刻意练习中找到了要点,只要不着急下一步,一个动作的循环训练,每一次都是直指的不同的无所住其心的感受。
所以这任意感受里,都是他充分刻意练习的结果,我想这也是他将来的经验之谈。
在他刻意练习之后,他慢慢的开始滑行起来,相比爸爸一开始搀扶的滑行,他好像还找不到要领,但脸上的笑意却彰显出他自我的效能感。
这一番的轮滑学习,相对于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都具有其意义所在。
爸爸版的刻意练习,我觉得爸爸的刻意练习的空间和容纳性还有提升的空间。但我们终旧要学会与刻意练习的动作好好相处,去深刻的去链接这个刻意练习的感受,然后我们才能在刻意练习中得到最深刻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