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立案,总希望事情办得顺利,所以提前半小时就到了。
这个案子是个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被告所在地是乌鲁木齐,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仲裁机构是莎车劳动仲裁委员会。本案在乌起诉不予受理后,托人在莎车立案,立案庭以约定了仲裁条款,要求到仲裁委拿到不予受理通知书法院才能受理为由,没有收件,多次协商未果,才有此次行程。
十点,在法院门口等安检进门,却被告知上午开会,不办公,再问几点结束,什么时间能办公,只有冷冷的"不知道"三个字,静候门口人群散去,再问另两人,一个答"明天再来",一个答"下午来",让人无所适从。那就打车转道劳动仲裁庭,找到地方却又被告知"仲裁上的人都不在,明天再来",再问就有不耐烦的声色"明天再来问",转到另一边问另一人,却说"领导派出去办事,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事好不好办先不说,上午这两个地儿门都难进啊。
悲催的周一早晨,起个大早赶个晚集,什么事也办不了。看来,相对于完善齐备的硬件建设,人的素质和理念对一个地方的发展更加重要啊!
中午温度达到20多度,一点左右再去,在无遮无拦的法院门口,太阳晒得头皮发麻。法院内部的人进进出出,再次体会门神的威风。本地一个律师打电话给法官后进去了,而我想问一下立案庭电话却被以"要进去打电话让法官来领"为由区别对待。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只能望着高耸的台阶近在咫尺,徒叹无奈。
返回宾馆,再把立案可能碰到的问题细想了一遍,查询法条,想好应对。
下午三点二十再到法院门口,又是长龙队,烈日下排队等待安检,律师证在这里也不怎么管用,保安的地盘他作主,耐心等了二十分钟,到诉讼中心,立案岗无人,站在台子边无人理会,问旁边的工作人员说出去了,再耐心等,心中几百个草泥马在奔腾……
主管人员终于来了,一员女将,一上场就先把代理手续理了一遍,我看她要问,先把执业证递上去,她好像对这个案子很熟,立刻提出为什么没有按仲裁条款进行仲裁,我把查询好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拿出来,并递上己准备的仲裁申请书,解释一番,安静一分钟,她开始给领导打电话汇报……一会儿,她示意我跟她一块儿到领导办公室。在上楼的过程中,我侧面了解了一下,可能不予立案主要的原因是上次来立案的人员没有提交代理手续并与办事的书记员发生了冲突……这让人很无语,只好多说好话,让她无法再次迁怒。见到领导,再把程序走了一遍,解释一番,说了一番这么远来一趟不容易,请多多关照的套话,两人没再在仲裁问题上纠缠,同意受理。
下楼办立案手续,填表签字,交邮寄费,我想一次性把诉讼费交了,但法官以这两天负责邮寄送达的人不在,一交诉讼费就开始算审限,这个案子最快也只能排在五月底……如此这般,我以太远来回不便为由,想请她行个方便,她犹豫一会,走到一旁,打电话给主管副院长,却被再次否决掉了,看来今天的立案工作最后的句号没有办法划圆了,经过再次沟通,她同意把所有交费手续签完字,等法院通知后找人来交,手续办完,己经下午五点十分。
极速回到宾馆退房后己是17:28,外面打的也不方便,再快也赶不上17:46的火车。到车站己是17:40,只能等18:36的那趟,空气混浊又闷热的侯车室让人很无语……不管怎样,不虚此行,大部分目标达成。
本次到莎车办立案事宜,从上午"山重水复疑无路"准备住一晚明天再战到下午"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峰回路转,虽有波折却最终顺利办完主要工作,总结这七天来奔波在吉木萨尔、阿克苏、莎车三地,行程万余里的立案经历,在当前立案难的背景下,要想顺利立案,有以下启示:
一是管辖依据要充分。立案的人必须把案件管辖依据弄清楚,并准备相关证明,在这三个案子中都牵涉到这个问题。
二是对有多个法院有管辖权的,到本院立案要有合理解释。比如今天立案就有这个问题,法官问我为什么不到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
三是对案情要清楚。立案中只要一个问题解释不清,往往有三四个问题要解释,事儿不可能办的顺利。
四是事前准备要充分,材料要齐全。三个法院都要求,去立案的代理人要提交自己的代理手续。代别人去立案时,事先要准备好,否则可能以手续不齐而不予受理。
五是尽量避免与工作人员发生正面冲突。若其故意刁难可找领导反映问题,否则后续工作将难以顺利进行。
六是对不熟悉的法院尽可能事先找电话沟通一下。各地规定和办事规则不尽相同,避免时间冲突、材料不齐而耽误时间。
希望下次办案时,立案不再难。
陈万财
国浩律师(乌鲁木齐)事务所
微信:18154923953(微信同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