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本书封页上的那几句话,我都那么喜欢:既精辟又有深度,寥寥几句却可以道出生活的真实。这本书毫无例外:”麻雀张狂地啄着草人的帽子,而这个稻草人望着那一片金黄的麦田,竟露出了那不变的微笑来。” 在我们生活中有多少“麻雀”确确实实在啄人,亦还有多少人被“啄”了,只是在这个“迷雾厚重”的社会中仍旧不会发出一声呐喊,也许有那一声“呐喊”,只不过被一阵“妖风”,冲散得不曾从喉咙发声似的,只有胸口的一阵沉闷被慢慢消化在肚里;也有的只是若无其事的望着这一切……好像被啄的并不是自己。
书中记录的是三毛和荷西生活中的点滴,去到的地方,看到的风景,遇到的人。三毛说:“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存在,再美的土地也吸引不了我,有了人,才有趣味和生气。”人,都是个体的存在,人可以孤独,也可以热闹,但如果不论去向何处,走走停停间,都遇不到一个同类,那将会在孤寂与绝廖中,慢慢褪去语言功能,慢慢感受不了眼中的美了吧。我们再多么享受孤独的人,仍旧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来让我们的心灵感受的各种滋味,或愉悦,或激动,或伤感,或愤怒,多种多样的情绪,自己一个人是无法去体验。
书中很多与荷西相处的模式,说是模式,其实就是他们自己呀。他们虽然结婚,在一起生活,可他们还是独立的自己。精神独立,思想独立,并不去侵占,不去限制,这样的自由是何等可贵的婚姻。我太赞同三毛的“我心灵的全部从不对任何人开放,荷西可以进我心房看看、坐坐、甚至占据一席;但是,我有我自己的角落,那是:‘我的,我一个人的’。”婚姻绝不是用尽心力守着一个人,付出自我,亦要对方同等对待。何其苦闷,何其没有自我。人,就是独立的个体,有旁人愿意一并取暖,这是幸运,但如果只限制你仅靠依偎取暖,而不让你去感受初夏的和风,冬日的暖阳,那这样的幸运岂不成了枷锁么?
这么些短篇叙事,不想去说它的写作手法(当然也说不出所以然),只想照着自己的心意来满足自己的内心。书中的各个故事,我总能感受到一种爱:每一个等待前的准备,都是爱的注脚。 与爱有关的,总是暖心向阳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