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东篱醉了也

作者: 十木南 | 来源:发表于2018-03-28 22:38 被阅读1655次
图片来自于网络

曾经和母亲去拜访一座山庙,出发的时候天还蒙蒙亮,上山后朝阳正从东方冉冉升起。据说这是一座香火很旺盛的庙,母亲已经来过多次,我是第一次来。虽然对神佛有敬畏之心,但是知之甚少。这一次前往也只是因为母亲说那处山清水秀,风景极佳。

当时正是初春季节,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缓步在山间小道,有泉水淙淙流过,鸟儿啾啾,光影在树梢间跳跃。如桃源风范,似终南佳境。山路七转八折,几处屋子在眼前出现,像是新修之所,水泥还未干透。我以为这是此处人家,母亲却说庙已经到了,径直走了进去。我诧异地跟在后面,我以为山庙必然有着朱红的门、古朴的殿,却不知原来这处竟与山下无异。

屋内昏暗,只有一个师父在里面刷墙。师父跟着我们一起走上去,陡长的楼梯尽头,供奉着诸佛。摆上果物,磕完了头,母亲从钱包里抽出钱塞进功德箱里。旁边的师父开了口,说庙里新建了屋子,希望能多施点香油钱。母亲添了,师父却又继续絮叨着。

我听了暗笑自己愚钝。一直以为山庙里的和尚必然淳朴,没有红尘功利之心。今天来这儿走一遭,却才发现处处是红尘。后来回去的路上,更觉沿途风景可爱,大约也只有这些自然之物浑然天成,不为功名。

马致远曾经在《越哥·夜行船》里写过「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这样辛辣的语句来讽刺争名逐利之人。但谁都知道,名利这把野火从未在任何人的心里熄灭过。圣人如孔孟、仙人如老庄也未能免俗。名利并不是头上的利刃也不是入喉的毒药,或者我们可以说,这是人们一种正常的需求来实现人生的意义。但万物都得有一个限度,名利更是如此。它不能在我们心里无限膨胀,须得有一把“满足”的锁。当打开了这把锁,人们就会变成乱纷纷的蜂,闹攘攘的蝇,失了理智,红了双眼。

《西游记》里有一回唐三藏说「世间事为名利最重。似他为利的,舍生忘死;我等弟子奉旨全忠,也只是为名。」取经路上千难万险,一步步走完九九八十一难,普度了众生,也成就了自己一世功名。如若佛子心中没有个尺度,大约早就在西梁女国堕落凡尘,或与那岭上的杏仙配了夫妻。如果说《西游记》将名利圈在了慈悲的圈中,那么一部《红楼梦》大约是写尽了天下名利事。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贾府是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名利海,府内众人在里面沉沦。《好了歌》里面唱「“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殊不知当人无法控制自己的名利之心时,只能任其疯狂。

有人想流芳百世却遗臭万年;有人想身后重于泰山,活着的时候却已死了。都想做光风霁月的君子,却在雨雪霏霏里艰难跋涉。名利不是高山,不是深海,它与众人心里的欲望等同。

去桃源饮一壶酒,寒江上赏一回雪。在雨中披蓑戴笠,高歌漫步。梅妻鹤子,种菊写字。凡此种种,人间有几人能做到。这些美妙的事物背后是生活的困苦,人生的险境。

「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路途险峻,若无一点名利之心,人生该多无趣。年轻时不妨仗剑天涯,走出自己的风光。等功成身退,道一声东篱醉了也,岂不美哉。

相关文章

  • 道东篱醉了也

    曾经和母亲去拜访一座山庙,出发的时候天还蒙蒙亮,上山后朝阳正从东方冉冉升起。据说这是一座香火很旺盛的庙,母亲已经来...

  • 山里人

    从山的那头走来 路过春夏秋冬 碰上灯红酒绿 醉了 梦回东篱南山 醒了 呜呼哀哉

  • 东篱

    旧居草萋萋, 菜青枯木篱。 远客访小仙, 儿童前嬉戏。

  • 东篱

    在细密的雨丝里,我撑伞走进这个园子,也走进了田园牧歌的生活。他们在山边已有几个年头,只是我第一次光临罢了。 从我认...

  • 东篱

    今天很累,想要早点睡,可是还没有完成日更呢,我得好好调整时间的安排与计划了。如果能提前完成作业,为什么要变成赶作业...

  • 东篱

    盘点一下我们的资产负债表 时间 是极为重要的无形资产 也是流动性极强的现金类资产 对时间资产的会计核算 涉及两个重...

  • 东篱

    文/扶疏 我喜欢有风的夜 最好还有一场雨 外面很喧嚣,里面很安静 听风追着风,水在水里奔跑 花和叶拥抱着离去 寻着...

  • 东篱

    天光捕云影,对月歌徘徊。

  • 【东篱】

    【东篱】文/丘山雨辰。 揽万物与心共存, 笑雾霾风雪为尘。 淡然一方陋室, 择臂搁, 轻捲袖, 扶笔相约东篱。 【...

  • 迷醉黄昏

    北方冬天的黄昏 熏染着情人的芬芳 落日迷醉了谁的青春 留住时间的目光 忘记 把酒东篱 人约黄昏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东篱醉了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kxd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