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故乡的年俗(篇四)

故乡的年俗(篇四)

作者: 洺江筠 | 来源:发表于2019-07-11 21:45 被阅读0次

玩灯这一年俗在我的家乡(梁河县大厂乡)并不是每年都可以感受到的,是每隔三年,即第四年才又一次的举办玩灯的活动,寨子的老人们常说,“三年不玩灯,牛马要遭瘟”。这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名为永安灯,又名狮虎灯,起源于大概道光年间,约200多年前。永安灯由南京引进至腾冲到勐连后发籍到永安寨。每逢玩灯的这一年,耍灯人员们就会联系好各村村干部和村小组长,安排好整个乡的日程,每家拼凑一小部分钱,若是要钻家入户表演的话再单独请表演团队。

每到一个村,首先会来一场贺大众的表演,这是表演项目最齐全的一次,一般是在场地最宽的小学进行表演,而后再到村组活动中心,最后再到各家各户表演小众类型的。

到知道玩灯的到村这一天,每个人都异常的激动,非常期待,早早的把家中的各种家务做好,喂好猪,换上衣服,再抬上一只凳子早早的就到场地等候了。还有很多人会提前去其他村子看一遍,当轮到本村时再看一遍,每次都看得不亦乐乎。

耍狮子

表演组到达后,会先放一封鞭炮,以通知其他未到的村民,然后便敲锣打鼓起来,村民们都到得差不多时,就开始了第一项耍狮子。坐在前面的人们最是幸福了,看得最清晰,而再后面的人们则只能踮起脚尖插空去看。

耍狮子

绣球手手拿一个由红布和竹子编织的大红球,吸引着两头摇头摆尾的狮子先在人群间转一圈,然后随着打鼓声耍了起来,抖动身子、前后翻身、转圈圈、互相顶撞中去抢绣球,绣球手同样也时不时挑逗着狮子,引得它们更加活跃起来,抢到绣球的那只狮子更加得意洋洋了,大嘴叼着秀球连连在人前炫耀,气得另外一只直跺脚咆哮起来。而后两只狮子站在中央摇头摆尾着,原来是到了钻狮子的这一环节,人们便争先恐后的跑到狮子下面,穿梭几个来回,在这时大人们都会抢着地上抖落的狮子毛,听说那是吉祥物,可以有驱邪保全家顺遂的作用。

抢绣球

最引人连连欢呼的还是两只狮子抢着同时跳上了那只有1.5个平方米左右的桌子上,长大一些才知道那可是四个人呢,同时踩上那样一张桌子上去,着实不容易呀,在桌子上两只狮子还要继续打斗撕扯好大一会儿呢。在耍狮子这一项中,全程都有一个戴着面具的胖傻子一直在旁边跟着,时不时做些逗人乐的动作,时不时去打扰一下两只狮子和绣球手,做一些滑稽的行为,引得人们开怀大笑起来。他这一角色可是玩灯时唯一重复出现的人物呢,后面还会带给人们惊喜。

狮子上桌

赤脚大仙和土地公公

当耍狮子耍了个把钟头后,便开始了这赤脚大仙和土地公公这一项,首先赤脚大仙出场,身穿紫红色长袍,头戴官帽,肩上扛着一个仙仗,用方言的声音说唱着,基本都是保平安祝贺人们生活越来越好的祀句。在大仙“老土老土给在着?老土老土给在着?”的叫唤中,土地公公手主拐杖、腰弯弯的出场了、脚步踢踏拖拖拉拉的出场了,同时还回答着“不在着,不在着”。可是当大仙看到他时他却说“听到大仙喊,我三步当作两步赶……”,他的每一句话都能逗笑全场观看的人们。他虔诚的跟在大仙后面,大仙在询问着他关于这个地方的一切,土地公公也在认真的汇报着,像极了官员视察的样子。一段说唱后又开始了下一节目。

大仙

采茶歌

茶公挑着茶桶(用竹子编成的,糊上彩纸,里面放有蜡烛灯),右脚跨左、左脚跨右的出现的场心,先是拜了拜,同样是说唱着,然后又把茶母叫了出来,茶母应声而来,耍狮子时出现过的胖傻子这时也跟着茶母出现了,原来他是茶公茶母的小儿子,是他们的第十三个孩子,前几个都是女儿。

茶母

一段茶公茶母的对话过后,他们的十二个女儿一个个身穿颜色各异的彩衣、提着纸彩灯应声而来。按着一定的步伐绕着茶公茶母转着,用言语展示着一个家庭的欢乐,胖傻子同样的在逗着各位姐姐们。当前面的说话情景完了之后,十二个采茶女便唱起了采茶山歌,从正月唱到腊月,把每个季节的采茶场景和心情都融入到采茶歌当中。

白衣服为茶公  黄衣服为胖傻子  其余是他们的女儿

他们的歌声不算优美,但独具特色,用当地方言唱出了当地风情,而且他们都是男扮女装、女声男唱,每次想起,其中几句和全部的旋律总是会萦绕心头,也还是会时不时哼起几句来,“小呀小情哥,请问说什么……绣花绣朵么绣衣呀咯……”。

这样的表演在农村是少之又少,年轻一代的我们对这些表演方式都不了解,一旦现在的玩灯艺人们离世,也许这一习俗也将随之而去,所以这样的年俗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显得格外珍贵,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这是我们永恒的记忆,其间也凝聚了我们浓厚的乡村情感。

相关文章

  • 故乡的年俗(篇四)

    玩灯这一年俗在我的家乡(梁河县大厂乡)并不是每年都可以感受到的,是每隔三年,即第四年才又一次的举办玩灯的活动,寨子...

  • 故乡的年俗(四)

    拜年 随着时代的发的发展,现在在中国,只要是成年人,基本上都是人手一部手机了。 ...

  • 故乡年俗(篇三)

    大年初一 睡了一觉就过了一年,被别人家的鞭炮声给叫醒。可是我这一天都不用早起,因为我是女的,只有爸爸和弟弟两人才早...

  • 故乡的年俗(篇二)

    大年三十 当一切准备就绪,除夕就在父母的忙碌、孩子们的期盼中到来了。从早上天美亮就开始准备年夜饭,十大碗八大碟的。...

  • 故乡的年俗(篇一)

    惬意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但好在是令人印象深刻。过年,依然是一个力量强大的节日,每年都能召唤到一个个外出的人们回乡来...

  • 故乡的年俗(三)

    贴好春联过大年 春联,又名“楹联”。但在我们老家都说“对联”或“对子”。 相传在公元96...

  • 故乡的年俗(一)

    我的故乡四川蓬安不仅是个山青水秀,物产丰富的好地方,它更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县城。早在公元507年,梁武帝为了纪念...

  • 故乡的年俗(二)

    祭祖 在我们老家,过年之前,家家户户在备年货时,另外还要买一捆火纸放在家里备用...

  • 年俗•吃篇

    我家在上海。我父母亲的祖籍在浙江,但出生地都在上海。大家可能知道上海是块冲积平原,所以据从小到大一代代延续的耳濡目...

  • 故乡年俗丨过“小年”

    从今天开始,准备写一个系列的散文《故乡年俗》。今年过节回不了家,仅以此系列献给我的故乡,山东省潍坊市以南20公里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乡的年俗(篇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kyj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