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

作者: 耳双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8-21 12:03 被阅读0次

文:耳双生

前两天听了一本书,关于如何系统快速的学习《道德经》。颇有感受。

不过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都有“武无第一 文无第二”的思想,导致文人相轻,互相之间关于学术理解,都有颇多的看不上的习俗。这也使得作为学习者,往往也被这样的情绪左右,不知道该如何学才是正确的。

所以,我也不打算摘录这本书的作者,也没必要说出书的名字,只有在听书的过程中的自我体悟,才是值得在这里存记的。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来悟。

最终,所有的要学习的东西,还得自己来,中国的文化中,特别讲究一个“悟”字,每个人的体悟自然也是不同的。

对于我而言,印象最为深刻或者说跟其他的人讲解《道德经》不同之处在于,他进行了内容的统筹与概括。姑且不论是否对错,这样的方式我觉得是符合《道德经》的阅读和理解的。

毕竟这是一本经典,我们并不陌生。如果是一本新的书,就适合我们自己慢慢先悟一通了。

由于我们日用而不察,由于我们很是熟悉但又不甚熟悉,因此很有必要听听专供于此的老师讲讲他的体悟,来印证和刺激到我们自己的悟。

比如,作者就提到这个他所认识的《道德经》的框架:

1、适合给小孩子或者基础比较弱的人,讲五个字:道、德、天、地、水

这就是整个道德经所体现出的智慧,就在以上的五个字里面。

道是一切的原则,万物的本源,可以为天下母。谈到母亲人自然就会有尊重感。

落实在人的方面,告诉了我们哪些最重要,最需要解决等。如果我们行走在路上了,首先要关注我们的方向和目标,第二个是规则与境界,第三个就是边界和底线。

2、适合给成年人或者有一定基础的人,讲七个字:清、虚、卑、弱、本、反、无

另外,整本道德经里还讲到了一些核心的概念,比如六个重要的概念——有无相生、难易想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些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人生有指导的大智慧。

当然,道德经对中国人的性格影响其实也挺大,比如下面这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以上这句话就基本上把中国人的民族性给讲完了。我们有两面性,阴阳和谐就是中。所以我们叫中国,叫中华民族。

以上简要存记,也算是另一种学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二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lhp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