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生活毫无气息。9点20分起床。肚子饿,不想下楼,不想煮,外卖都觉得不好吃。这是另一种绝望。
青春的印记在哪里呢,我昨天试着回忆我的青春的一些点滴,我悲伤地发现,除了一些模糊的轮廓,竟然想不起细腻的细节和悲喜的瞬间。
二、
午后,饮茶。顺便捧起《古文观止》里有一篇摘自《史记》之《滑稽列传》讲到淳于髡关于饮酒之论,真令人拍案叫绝。
一日,齐威王设宴,其间问淳于髡:“你喝酒能喝多少方醉呀?”
淳于髡说到:“我喝酒能喝一斗而醉,也能喝一石而醉。”
齐威王很不解问道:“如果只能喝一斗便醉,又怎么能喝一石呢?”
淳于髡说到:
“如果是大王赐给我美酒,我恭恭敬敬跪坐堂上,而武士按剑站于旁边,御史官员罗列背后,我内心谨慎惶恐,我最多能喝一斗便醉。
如果是在家,父母有贵宾在堂,我卷袖正容,陪侍于旁,不时给我赐酒,我恭敬上前祝酒,几次下来,我喝个二斗也就醉了。
如果是老友重逢,回首往事,互倾衷肠,我能喝个五六斗,也就醉了。
如果是乡间举行聚会,男女混杂而坐,喝喝停停,赌赌色子,划划拳,相互称兄道弟,男女相互握手也无妨,彼此可以直视而无禁忌,也不管身上的耳坠发簪掉落,随意放浪形骸。我私下很喜欢这种酒宴,这种情况我喝个七八斗也就二三分醉意。
等到日暮时分,酒宴渐渐散了,人们把剩下的酒凑到一块,促膝而坐,男女同席,鞋子随便错乱的放着,桌面杯盘狼藉,堂上烛光昏暗。主人把别的宾客送走了,留我继续喝,有人解开丝罗短衣的衣襟,我隐约可以闻到美人身上的香泽,这个时候我最是欢喜了,我能喝上一石。”
淳于髡本义是想表达酒极则乱,乐极生悲,万事尽然。
不过,他这番心情与酒量的阔论,我深以为然。喝酒微醺最好,不过要欢饮达旦,放浪形骸也是可遇不可求。有其态也当遇有其人。
人生在世,处于一个圈子也罢,亦或身边有二三知己,
在这个城市已近六年,每逢吃饭喝酒之事便深有体会。
如果是公司聚会,和同事也就过过场,不敢不喝,也不敢放开喝。给别人面子,也要给自己留形象,总是捧着拘着。有时稍微喝多了,事后还会有几分懊悔。
如果是几个同学小聚,说说笑笑,很少谈论工作,没有暗生鄙视链,更像淳于髡说的乡间聚会。要要骰子,划划拳,一股浊气也就吐出去了。无须藏着掖着,想喝就喝,不想喝也不强求。
把平日工作的烦恼暂时抛之脑后,家庭琐碎先且不提。倒有几分李白笔下之境,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酒至半酣,妙境渐生,犹如卢仝七碗茶,两腋清风徐徐生,飘飘然也,甚好。
人生天地间,能为几时客。我时常感怀人生既短暂又渺小。我们总觉得自己很重要,觉得某件事情、某个公司、某个圈子离了自己就不行。又或觉着自己过去做得某些事情很有成绩,很有分量。
而事实恰恰相反。当你离开一家公司后,又或离开一个行业,反过来再看当初所作的工作,对现在的自己意义又是什么,它有意义吗,实在轻微,甚至可笑。
离开一家公司也等于离开了一个圈子,不要试图去高估你在圈子的分量,不出三月,你再回望这个圈子的人,你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一路走来,且行且珍惜,慢慢地删减,又慢慢地吸收,慢慢地沉淀。
唯有如此,你才会越发自在从容。
唯有如此,你才会越发通透爽朗。
三、
一边听音乐,一般饿着肚子,敲下这些琐碎的文字。
我所向往,不断学习有稳定收入的能力,以便追求有稳定的收入。
坚持锻炼,保持健康的身体。
读书、听音乐,喝茶,去见见祖国的江山风月,风土人情。
如果脑子有点灵光,也不妨把它记下来。
人生百年,终有一天要化作尘埃。
能为这个尘世留下什么呢?
一座房子?一笔钱?又或是几个子女?又或是什么······
我想这些终究也是短暂的,在宇宙时间长河,我们渺小的连一瞬都算不上。
亦或,只有思想,只有文字,那些无数的灵光,无数的风月,无数的清晨云烟,无数的落日余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