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读《边城》

再读《边城》

作者: 缘起结夏 | 来源:发表于2017-05-01 15:45 被阅读0次

    记得那一年带着孩子和朋友一起住在凤凰古城,每日闲暇游逛,那一日穿过虹桥,拾级而上,听涛山上有沈从文的墓碑,听涛山完全没有游人如织的热闹,在骤热的夏季树荫丛丛,很是凉爽,我们停在哪里看墓碑,看巨大的五彩石,还有书店里摆满了沈从文的相关书籍,我知先生最著名的文章是《边城》,买了一本带回家中,随后又看了一些有关先生的记录,当时特别羡慕先生与张兆和的爱情故事,觉得一点也不逊钱钟书与杨绛先生的婚姻。先生的浪漫都诉诸在笔端。

      《边城》文中的翠翠心中有喜欢的人,可是却因为少女的羞怯,一直要让年迈的爷爷猜测,爷爷爱孙女胜过一切,一直想给她找到好的归宿,完成翠翠的心愿是爷爷需要做的,翠翠美丽清纯,清澈的双眸如一汪湖水,镇上的兄弟俩都爱上了她,可翠翠却爱弟弟,哥哥因为难过撑船外出,遭遇不测遇难身亡,兄弟俩的家人怨恨翠翠,拒绝了与弟弟的婚事,弟弟也因此负气而去,爷爷借酒交愁,在风雨中离世而去,文中的翠翠接过爷爷的船篙继续渡船,等待着弟弟有一天能回来。文中的结局让人回味,也让人期待,很希望翠翠能找到幸福,翠翠的爱淳朴,至真至性,因为生活的单纯美好,翠翠有着璞玉一样的质地,吸引着青春少年的心。

     那个时代的两情相悦还是朦胧保守,女孩子羞怯,爱藏在心底不能与人诉说,懵懂少年也是含蓄,喜欢的女孩子不敢直接表白,要在夜里以歌声诉说深情,爱意在空气中传播,朦胧含蓄也是一种美,只是感觉有些着急,依着现在这年代,男欢女爱,一语道白,自由恋爱,以婚姻为爱情的归属,一切皆大欢喜,只是世间的事情哪里由得自己导演,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曲折引来许许多多的悲欢离合,过去年代有过去的烦恼,现在年代有现在的痛苦,你摆平了“这”,就会有另外的"那"出现,纷纷杂杂,万千众象 ,只让人唏嘘不已。

    文中的翠翠很执着,爱谁与不爱谁也很明晰,我很欣赏女孩子的清晰,清晰自己心中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清晰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这个清晰是和本真在一起,而非现如今夹杂着物质利益等众多条件的清晰,如一些女孩子说宁愿坐着宝马车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笑,可这漫长的一生总是陷在哭泣的空洞中,这样的活着有什么快乐可言。太多外在条件的掺杂会在女孩子璞玉一样的心上蒙上灰尘,也蒙上了双眼,日后的婚姻生活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缺憾,因为这婚姻的底座有些不牢。记得有一篇文中曾说,人活在世上,总有一份职业是最适合你的,总有一个人是和你最登对的,可是大多数的人穷其一生都没找到,都在凑合,或在痛苦中,很多人慢慢长大,却越来越找不到自己心的归属,不知不觉中就在滚滚红尘中淹没了。

相关文章

  • 再读《边城》

    再读《边城》,想起在边城的那些日子…

  • 再读《边城》

    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水环着山,白色小塔浮在水面上,与远处的山青白相映,仿佛山水画一般的世外桃源。在碧溪白塔下摆...

  • 再读《边城》

    “水是各处可流的 火是各处可烧的 月亮是各处可照的 爱情是各处可到的” ——沈从文《边城》 记得很久...

  • 再读《边城》

    边城,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匆匆在课本里留下了一笔,自从,便埋下了翠翠与傩送的身影。 一只大黄狗,一条河,一个少女,...

  • 再读《边城》

    记得那一年带着孩子和朋友一起住在凤凰古城,每日闲暇游逛,那一日穿过虹桥,拾级而上,听涛山上有沈从文的墓碑,听...

  • 再读《边城》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京派作家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第一次再初中课本里读边城,似懂非懂中体会出了湘西的自然美,第...

  • 再读《边城》

    再读《边城》,5万字左右的一个中篇。 最早接触《边城》是在高中,忘记了是课本还是读本上节选了一段,是翠翠做梦摘虎耳...

  • 再读边城

    第一个感动我的点是翠翠的父亲。对于翠翠的母亲和军人的暧昧关系我是不能接受的,也许是接受了太多的封建思想,对于这类不...

  • 再读《边城》

    中篇小说《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成名之作,暑假里与儿子先后读过。因为喜欢小说中描写的一幅幅动人的湘西生活风情画卷和...

  • 再读《边城》

    高中的时候语文课本了学了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节选,从此边城的故事就印在心里了,一直不忘里面边城的美景和故事,翠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边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af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