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平静、满足地安享着晚年,60岁的她,在陪着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们喜笑,玩耍,开心的象个孩子。
儿女们吃过晚饭,姊妹们聊完了天,怕影响母亲休息,向母亲道别后,带着孩子们都各自回家了。
只见莲坐在藤椅上,看着那盆莲花,想着自己的心思,回忆着这一生自己走过的路,迈过的坎……
莲是家中老大,姊妹多,为了帮母亲带孩子,莲一天书也没读。十几岁就去生产队劳动争工分。十八岁那年,陶瓷厂招工,在亲戚的帮助下,莲也成了陶瓷厂的一名工人。
别看她没文化,可她心灵手巧,学啥很快。厂里开办了夜校,专门给新招的工人补文化课,就这样,莲也算识字了。
为了运料,厂里进了几辆四轮拖拉机,莲第一人报名学习,莲心又灵,又肯吃苦练,很快,莲成了厂里的拖拉机能手。年年被评为先进标兵。
20岁那年,厂里的老会计请厂长做媒,把莲给他在工商局开车的儿子宝根介绍对象。老会计有四个女儿,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儿子并不太愿意,嫌没文化。
可老会计看着莲既善良,又勤快,人还长的好,就说服儿子。加上那个年代,儿女的婚姻基本都是父母说了算。就这样,莲和老会计的儿子宝根结婚了。
婚后,感情算不上好,日子就这样的过着。一年后生了大女儿招弟,起这名子就想生个儿子。可天不随人愿,莲一连生了三个女儿,这让本该不牢固的婚姻着实有了危机。
宝根渐渐的不安时回家了,时长半夜回家,回家倒头就睡。莲在公婆的帮助下,艰难的度日。
88年莲终于为三代单传的宝根生了一儿子,取名贵生。这让宝根脸上稍许有了笑脸,但依旧动辙半夜回家。
四个孩子,莲也顾不了宝根,爱回不回。92年,连工作的陶瓷厂倒闭了,连和公公都下岗了。这让一家的日子更难过了。
此前,莲和公公都还有工资,家里的开消就没要过宝根的钱,如今,家里指着宝根过日子呢。可宝根关键时连一袋面的钱都拿不回来,连这才关注起宝根,从和宝根在一单位工作的表弟那里得知,宝根染上了赌博。
莲失望的哭了一鼻子,然后决心自救,她从亲戚们那里借了1000元钱,在靠近自己居所的街边租了一间小房,开起了早点铺。
莲早上三点起来,熬粥,磨豆浆,蒸包子、花卷,炸油饼、油条,辛苦着踏实着。
她很用心,用料精选,量也足,早点做的很好,生意也很火。特别是莲做的花卷、油饼总是很快买完。
就这样,莲的早点铺一开就六年。这其间,孩子们很懂事,在爷爷、奶奶的看管下,大的照顾着小的。孩子们也很心疼妈妈,早起去店里帮妈妈收钱,照顾生意,到上学时间才急匆匆去学校。
宝根的赌隐越来越大了,不但赌光了自己的钱,还偷偷取着莲挣的钱,开始一两百的取,莲发现后,问孩子们没拿,就知道是宝根干的。
生气、吵架后,莲开始把钱看管的紧了,宝根找不到钱就会找茬吵闹,后来演变到打架。莲都忍着,憋着一口气就是为了她的四个孩子而不与他计较,辛苦地拉扯着孩子,照顾着老人,拼命的经营着早点铺。
98年那年,大女儿考上了大学,后天就去学校报到。莲为大女儿准备的皮箱、钱都放在女儿的房间里。宝根被赌债逼的没办法,仅然偷走了给女儿准备的学费。
女儿临走时,莲再次确认要带的东西,才发现钱不见了。莲差点气过去,和宝根大打一架。大女儿也气得说自己不上大学了。
气归气,那能不上学呢?莲又给女儿筹了钱,打发女儿上学去了。这回莲真是对这段婚姻和宝根绝望了。
这天,她没去做早点,儿子贵生上学走时,发现妈妈还在睡着。儿子问说:“妈,你不舒服吗?”莲低沉地说:“没事,今天休息。”
这让儿子很不放心,一边往学校走,一边担心妈妈。他在想:这么多年,妈妈既便是感冒生病,铺子都没关过门,看来,这回爸爸把妈妈惹火了,千万不要有什么事发生。
想着已到了学校,贵生放下书包,还是向老师请了假,飞奔回家。在楼道他就听到爸爸在叫:“你别吓唬我,你死吧,我不怕。”贵生打开门,发现妈妈拿着农药“灭草灵”正往开打,贵生一个箭步冲上去,一把夺过农药,当着父母的面说:“妈,我先喝,我跟你一块死吧。”说着就要打开瓶盖。
这时,宝根和莲都疯了似的在夺贵生手里的农药瓶,宝根硬是把农药瓶夺过摔碎在地上。此时,贵生母子抱头痛哭,宝根也被吓得瘫坐在了床边。
贵生第一次以男子汉的身份代表母亲和父亲谈判了一次,并对父亲约法三章:不许和妈妈吵架,打架;不许再动妈妈的钱;不许赌博。
宝根出于对家族传宗接代的负责,出于对儿子的爱,都答应了。
莲也继续经营她的店,不过她专做各种烤饼,杂粮饼,油饼,店面也扩大了,装修的很好。儿女们都成家做父母了,对莲很是孝顺。
如今,在儿子的建议下,店里成股份制,莲在店里只做配料、开发新品的技术指导,经营全靠两位小股董。生意还是很红火。
莲想着这一生的风风雨雨,不觉眼泪顺着脸颊流下,她的泪包含着生活的不易,更多的是儿女们乖巧、孝顺,家的温暖。
这,就是莲生活的味道。

微暖(原创)
2020.1.2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