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啦,今天柚微来给大家推荐一部老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我相信很多人都有看过,甚至看过七八遍。讲真,它真的是一部很棒的电影。即使在那么阴暗的监狱里,我们同样能够感受到温暖和光明,友谊和希望,以及那一颗颗向往自由的心。好了,话不多说,柚微要刷刷刷开始写第二篇影评了。希望大家喜欢我的文字,也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指教。快用你的建议和赞美淹没我吧。
妻子背叛,无辜入狱。
安静寡言,敢于反抗。
明智交友,充满希望。
内心温暖,改造监狱。
聪明果敢,默默坚持。
偶获希望,遭遇拒绝。
绝望越狱,重获自由。
洒脱追梦,与友团聚。
这就是《肖申克的救赎》这部影片中的男主的经历了,那样灰暗的大环境造就的男主坚韧洒脱、充满希望,令人感叹的同时又令人泪目。感觉这部影片每一个片段都能get到人性最深刻的那个点。那些入狱者们失去的往往是我们最不在意的。正所谓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我们拥有自由,拥有希望,而且从来不畏惧希望被剥夺,可是在肖申克监狱里,希望这种东西,是最可怕的存在。
救赎,相比于其他救命,挽救之类的词实在是郑重庄严太多了。一旦你认真去探索这个词的根源,就会感受到一股文化底蕴,虔诚气息扑面而来。它不仅仅是表面意义上的救人一命,更是从思想上去彻底的改变一个人,拯救一个人。真正的救人,本就是让他彻底从思想中觉悟起来,不然救得了一次两次,也救不了三次四次。我以为这部影片是完全担得起救赎二字的。与其他译名刺激1995、月黑风高、地狱诺言相比,肖申克的救赎无疑脱颖而出。
电影的色彩主要由暗色调组成,除去开头那抹艳红——身着大红色衣装的安迪的妻子与情人纵欲,意味着救赎的开始,以及最后蔚蓝如空的海,意味着救赎的结束。其他几乎都是以肖申克监狱为背景,沉闷而又压抑,让人感觉不到丝毫自由感。大多数人被监狱的生活体质化,失去自己,失去希望,他们把监狱当作死亡的归宿,他们甚至不去想象自由之景。他们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活着。
电影的开场就是由安迪忐忑的打开包着枪的布袋,并面无表情掏出身侧的酒仰头便饮。其实喝酒也分场合,所以酒被赋予的意义也颇多。那么在这个月黑风高的夜里,安迪拿着枪,这壶酒被我赋予的意义便是壮胆了。随着剧情一点点的发展,安迪无奈的靠在墙上的那一刻,他神色温柔却又隐忍的那一刻,我才后知后觉,他这壶酒哪里是为了壮胆,不过是想解一解愁肠罢了。那样义正言辞的背叛,即使安静寡言如安迪,也承受不来。他爱她,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爱,他那样多才的一个人最终却被爱困住,困了整整十九年。那样漫长的岁月里,他坚持隐忍,他浅笑神秘,只是不知他是否参悟了爱情的苦味?
他的步伐和谈吐简直是异类,他像是在公园散步,无忧无虑,仿佛身披隐形衣。这是瑞德对安迪的描述。的确,安迪是一个隐忍的绅士。在遭到三姐妹的侵扰,暴打时,在被典狱长关禁闭时,在汤姆讲述出他的冤案原因,那无尽的希望被浇灭时,甚至在最开始的无辜入狱时,他都静默不语,仿佛从来不属于喧嚣的人世般。他只是努力的活着,努力让自己在漫长的岁月里保留最初的本真,努力让自己的爱好得以延续。
安迪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银行家,也是一位出色的手工雕刻者。当镜头偶尔打落在他的牢房里时,那一个个精巧的小玩意儿足以让人心生敬畏与暖意。那样阴沉的环境下,他竟然有心思花在极其耗时又耗力的雕刻上,可以看出他内心的希望之火从未磨灭,而是欲燃欲旺。他怕吗?怕自己在这吞噬人的心智的牢笼里忘记了希望吗?我想,他是怕的,所以他挣扎着让自己走出黑暗,挣扎着捕捉希望之光。与瑞德的想法相反,他觉得希望并不可怕,希望通往自由之境。
可以说,安迪一直在计划着如何逃离这个名为肖申克的监狱,也一直计划着如何重获自由。安迪成功的第一步便是影片的一个节点:修缮屋顶。当他听到监狱长抱怨收税的事时,他不慌不忙的走向他。这一步,对于其他人来说是要何等的勇气与智慧啊!可他做到了,他用他的行动诠释着我命由我不由天。作为交换,他要求给每个狱友三瓶啤酒,而他却只是坐着。虽然身处监狱,可是能如此肆无忌惮的饮酒,也不失为一件自由之事。他开始赢得友谊也赢得敬佩。他帮助狱警报税,帮助狱友取得高中文凭,成为典狱长的"洗钱手",他的坚持也通往为肖申克监狱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图书馆。他给自己带来了希望,也救赎了身边之人。
当那一段费加罗的婚礼在肖申克监狱上方回响时,众人都忘记了手中之事,他们仰目看着唯一一个广播,虔诚而向往。音乐带给人的不仅仅是听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激荡。而这些失去希望的人头一次感觉世界如此美好。他们忘记了时间,甚至忘记此时身在何方,他们只是静静站着,享受美好的日光。顾城有一句著名的诗: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面对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放在此处,倒是应了景。而此时身在办公室的安迪,怡然自得的躺着,即使看见典狱长回来,也始终保持的迷一样的微笑,不急不缓。
我心中自有无限希望,纵使刀山火海能奈我何?
汤米的出现让安迪重新点燃了想要为自己翻案的希望,他已有万全的准备,却还是希望法律能够还他一个公道。可是典狱长为了自己的私利,不仅将安迪关禁闭,还将汤米枪杀。这世界,总是权利坐大,无辜的人啷当入狱,该死的人坐享荣华。可是那又怎样呢?自古以来,邪不压正。安迪最终决定越狱并将典狱长的罪行昭告天下。当安迪站在河流里张开双臂时,我既为他心喜又为他心忧。喜的是他终于重获了自由,呼吸到了崭新的空气,忧的是要是他被雷劈了怎么办,这狱岂不是白越了?

他得体的与他人微笑握手,他开着车越过太平洋通往自由之境,他的隐忍坚毅在重获自由的那一刻都被赋予了无上意义。
Get到柚微的点其实是安迪将手搭在车边,一只手开着老式敞篷车的样子,那姿势,炫酷极了。自由带给一个人的,不仅仅是面貌的焕然一新,更是更深层的境界。为着这一日的自由,纵然我不见天日多年又如何,纵然我无辜落入俗世又如何?我终究是要赢的,而且是要彻彻底底的赢。任它时光如洪流,任它山高水远,此时此刻,我真真实实的活着,为自己活着。
你我本就自在如风,何必囿于人生围城?
同样获得自由的有老布和瑞德,只是老布因为无法接受这一份突如其来的自由选择了终结自己的生命。瑞德也一样,觉得外面的世界同他来讲,像洪水猛兽。用他自己的话来讲,他们是被体质化了。体制化即一种固有的思维模式,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很多人其实都是有这种思维模式的,只是没有那么强烈而已。就拿老布和瑞德来说,他们在监狱里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工作",可是一到外面的世界他们却什么都不是。出狱时他们两人坐在车上均双手扶住前排的坐椅,他们忐忑不安,他们不知如何是好,因为对于他们来讲,外面的世界是不真实的。这种自由是一种更大的束缚与折磨。幸运的是,瑞德没有踏入老布的后尘,因为安迪带给他希望,带给他挣脱体制化的信心。这也是安迪在狱中努力使自己精神富足,充满希望的原因。因为他知道,一旦被体制化,便是给自己判了死刑,再无自由可言了。
希望是好事,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失。
是的,的确是这样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