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今天一共花了不到五个小时时间,读完了《拒绝被支配的勇气》,脑袋里留下一句话:认识到自己的执念,然后就放下吧,放下能放下的。
说实话,我有一段时间有一个执念特别强——考上大家公认的大学。
一般而言备战高考是三年,而我心理的备战期是六年,长到现在的我难以想象当时的自己是如何走过来的。
从初一开始,这六年时间里,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学习学习还是学习。
无论走到哪里,什么时候到哪里去玩,我的心思都在想,我如何考上大学。
当然,这样的心理过程以及做事方法是不对的。
而我当时不知道,我连执念是什么都不知道,那时只觉得自己挺好的,还挺拼。
今天不讲备考失败的原因,我讲讲执念,虽不精通,但已有所了解。
不快乐的执念
其实学习和交朋友以及开开心心玩耍并不冲突,只是我觉得,我只能选择一个。
在这本书中提到:“所谓的执念,往往自己是很难意识到的。可以说,正因为难以意识到,所以才称之为执念”。
现在回过头去想那六年,有现在想要努力去抓住但当时不以为然的事,比如多交几个朋友,不一定是深交,浅谈辄止有时也能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未必是不好的事情。
因为不知道所以错过了,这是最无能为力的事情,我的读书时期过得并不快乐,还以为别人也和我一样不快乐。
这还是一种执念,可能是这种幻想的同理心做了一部分支撑吧。
放下执念的某一种方式有“关注当下的你”,在很多书中提到过,很多时候,困扰你的是过去,不是未来的不确定性。
在回忆里把自己包裹,把失误归结为过去,忽视当下,我也常常这样。
执念源于我们只看事物的一个方面,思维产生了偏差。
我想起了《傲慢与偏见》中的女主角,他以为男主角是个冷漠不近人情的人,主动忽视他的其他方面,差点错过真正喜欢的人。
形成执念很容易,意识到执念却很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