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读书分享679--700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读书分享679--700

作者: 大约在冬季2345 | 来源:发表于2018-05-04 23:25 被阅读0次

二学校方面。(一)应用在作弄同学。学生为了引起老师的反应逐渐的改变他的行为,甚至做出更激烈的事情,来刺激老师,使他产生愤怒的反应。这是渐隐的误用,使孩子有了偏差的行为。由于学生作弄同学,会出现老师的生气,引起注意,这种生气对别的同学或许是惩罚,对孩子而言则是一种奖励。因为他获得老师的关注,也得到同学的注意,所以一再重复出现作弄的行为。正确处理方法应该予以漠视,再没有效果时应用区别增强、惩罚或逃脱制约方法来改善。(二)应用在结交朋友。渐隐原理应用不当,有时聪明反被聪明误。本例中士中谈恋爱。但也面临不自由的负担,二者并存,无法单要的。此情境是属双趋冲突的一种。两个并存的需求,无法兼得,只能选择其一,产生心理学上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处境。唯有从爱情和自由选择其一。(三)应用在技能学习。渐隐必须刺激递减适宜,否则弄巧成拙。渐隐原理强调刺激变化。这种变化类似行为塑造。只是把目标改为刺激,其处理能否成功,在于细目化的功夫。细目化适宜,整个原理的应用就成功了一半,不适宜必然产生问题。第六节有效应用渐隐的要点。(一)选择目标刺激控制,明确的限定目标行为应该发生时的条件。(二)选择适当的增强物(三)选择原始刺激与渐隐步骤。(四)将计划付诸实施(五)结束训练。第十六章类化《放射性问题》,人类解决问题,尤其涉及高层次思维活动。老师可以从类似而简单易懂的例子来引导和启发同学,终可豁然贯通。《杯弓蛇影》的故事中。夜晚的亲戚把杯弓蛇影当作蛇这个东西的确令人害怕,尤其吞喝入肚,怎么不在意呢?第三个《爱屋及乌》的典故里。因喜欢那栋房子的幽静,那么跟这栋房子相称的事物,包括一花一草及乌鸦也包含在内令人喜欢。这三件属于人类行为中较为复杂的连锁反应,内容虽然不同,但都有同样一个精神贯串者,那就是类化。类化现象对人类学习非常重要。因为可以由类化历程,就可不必对每件事物逐一学习,所谓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只要学到一件事即可经由类化,扩大经验领域,从同类事物中抽出类似之地。四、类别。(一)依刺激反应划分。刺激类化。反应类化。(二)从训练层次来分。特定训练计划中不同刺激的类化。从训练情境类化到自然情境。第三节正用。一、家庭方面。(一)应用在害怕情绪。《“狗”的学习》。本例中,第一个是概念的类化。珊珊认识家里的狗可以类化的外面的狗,第二是情绪的类化,由于被狗咬了,造成怕狗的情绪,也类化到其他动物,甚至玩具狗。(二)应用在礼貌行为。应用内化原理在某种或多种情境下做出反应后。就可以在相似的情境做出相同的反应。(三)应用在痛苦经验。刺激类化在消极反应上也有警惕作用。《害怕火柴》。本例中,孩子因一次被火柴烧伤的经验,显现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从此不敢再带火柴,而且也警告邻居朋友的类化反应。(四)应用在社交技巧。良好家教修养,内化到社会上,减少许多纷争。假如在家里父母能够有良好的社交训练,然后类化到学校的话,确信会减少许多纷争。(五)应用在赞美他人。良好家教类化到社会上,不仅可以减少纷争,积极的更能促进良好关系。学生在学校中能表现出赞美,欣赏别人的良好德性,不是意外的,完全是良好家教内化的结果,在肯定、温暖,支持的气愤中,长期能表现出欣赏别人的优点,绝不是谄媚,而是非常自然,因此到校上学也很自然流露了。

相关文章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读书分享679--700

    二学校方面。(一)应用在作弄同学。学生为了引起老师的反应逐渐的改变他的行为,甚至做出更激烈的事情,来刺激老师,使他...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读书分享

    第四节影响刺激控制效应的因素。一、选择明确的记号。二减少错误机会。三增加尝试次数。第五节误用。刺激控制可以应用于训...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读书分享

    二学校方面。(一)应用在教学过程。刺激类化应用于教学,效果显著。对问题不清楚的孩子了解后,自发应用例子解决的原则,...

  • 2018-09-17

    今天的读书分享是《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的200页~220页。主要讲述了削弱原理应用的有关知识,以及复杂行为篇的行...

  • 儿童行为塑造与矫正

    100-120 运用增强行为时,所拟于增强的行为是特殊性行为而非普遍性行为,要可观察、可测量、可预期,当学童行为表...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连锁反应事实上就是指刺激-反应的连锁,刺激-反应的连结就是行为,因此,所谓刺激-反应的连锁,事实上就是指行为的连锁...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行为塑造正用在家庭方面的应用。 1、应用在语言学习上。语言学习不仅需要认知与思考,而且也需要练习与尝试。有少数儿童...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21-40 今天看了绪论的剩余部分,对这本书也有了初步的理解。行为的发生是由环境引起的,个体会影响环境,同时环境也...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一,善用躲避制约优于逃避制约。二躲避制约的应用以逃避制约的建立为先决条件。三制约惩罚物必须是很急切的惩罚。四逃脱及...

  • 《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

    影响正增强的因素: 1、行为的特殊性。特殊性包括可观察、可测量、可预期效果。 2、增强物的选择。增强物不仅因人而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读书分享679--70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nj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