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阅读推荐
《渡汉江》赏析

《渡汉江》赏析

作者: 听风者也 | 来源:发表于2019-08-18 23:01 被阅读2次

宋之问(?-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一说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高宗上元二年(675) 进士。武则天时,以文才为宫廷侍臣,颇受思宠。后因结交张易之获罪,贬泷州参军。中宗景龙中(708)转考功员外郎,与杜审言、薛稷等同为修文馆学士。又以受贿罪贬越州长史。睿宗景云元年(710)流放钦州。玄宗先天元年(712)赐死。有《宋之问集》。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来人:指从家乡来的人。

鉴赏】这首诗是写久居在外的人即将回家时的感受。本诗又传李频作。从本诗的地名和表达的心情来看,比较符合宋之问的情况。宋之问因为攀附张易之曾贬岭南。本诗可能为他从贬所泷州(今广东罗定县)逃归时途径汉江所作。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这两句主要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前一句写空间上的隔绝,后一句写时间上的隔绝。而作者传达的感受是时间和空间上的隔绝的叠加。这自然加强了自己贬谪之后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作者困居贬所,无依无靠,孤苦零丁的情态也历历可见。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两句描写自己快回到家乡时的心理感受。写得既别出心裁,却也在情理之中。本来常年在贬所生活,现在终于回来了,应该急切地想知道自己家乡亲人的情况,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作者却道出了不同寻常之语,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其实这很符合作者的经历和感情。作者贬居岭南好多年,而且音书俱绝.他在想经历了这么久的年月,家乡的亲人们是否还依然健在,有没因为自己的贬谪而受到牵连,“不敢”句也符合他从贬所私自逃回的特殊处境。

正如杜甫所写的:“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的情况下产生的心理感受。前两句为后两甸的原因,后两句更曲折地表达了前两句的感情。

  宋之问的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 就是因为它生动地道出了久居他乡的人回家时的共同的心理感受。

相关文章

  • 《渡汉江》赏析

    宋之问(?-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一说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高宗上元二年(675)...

  • 唐代诗人宋之问《 渡汉江》诗赏析

    唐代诗人宋之问《 渡汉江》诗赏析 2022-12-07 07:36 【原作】 渡汉江 【唐代】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

  • 《渡汉江》赏析概要

    【原诗】 渡汉江 唐 - 李频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赏析概要】 1.思想内容 写...

  • 读诗词,长知识

    渡汉江 ...

  • 渡汉江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 渡汉江

    作者: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解」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

  • 渡汉江

  •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 #渡汉江

    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又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 渡汉江

    宋之问与沈佺期齐名,擅五律,最为耳熟能详的就是这首他在贬谪时所作的《渡汉江》了。此时他正北上洛阳,途经家乡,不由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渡汉江》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tj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