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乐山地名趣谈之二:  以讹传讹的横梁子

乐山地名趣谈之二:  以讹传讹的横梁子

作者: 8b464234e4ec | 来源:发表于2018-12-21 14:36 被阅读292次

                以讹传讹的横梁子

        老乐山人把赶通江场叫做赶“还孃子”,让当今的年轻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个中缘由,实是因通江场本叫横梁场,而在乐山话中,横在横顺之义下,是读着“还”音的,如此,“横梁子”就读着“还孃子”了。

        横梁场在嘉庆《乐山县志》已记为“横梁子”,因横梁渡得名。横梁渡之名在明代就有了,渡名横梁,是因“江岸内有横石如梁”。因岷江又名通江,故乐山有俗语道:“通江通通江,横梁横横梁。”自古以来,横梁渡就是乐山在岷江道上通往成都的一大渡口。光绪十九年,有游客名傅樵村者在其岷江游记中就留有一笔道:“荔枝湾(下行)十里,横梁子。”

        明《嘉定州志》载有该渡:“横梁,渡夫四名,每名工食银七两二钱。”就是说,明代横梁渡是政府管的官渡,国家还有四名渡夫的编制,实行的是年薪制,每人纹银7两2钱,清代如故,这等收入,在丰年粮贱时,才能换得百来斤大米,独子女家庭也难糊口。民国时,国家编制撤销,到民国十五年捐募改设为义渡,船夫们就没皇粮可吃了。但横梁渡交通位置重要,因此,政府设横梁铺,成为乐山北上成都的第一站。铺夫编制2人,享受着与横梁渡夫相同的待遇。

        横梁渡江中有石横列,两岸有古树“站岗”。东岸两株,为千年银杏,两树相距约50米。大的一株胸围9米,据武汉大学农学家石声汉教授鉴定,为隋代古树。清代,乡民奉两树为“二百土地”,在两树间建庙一座,顶礼膜拜。上世纪七十年代,风传古树树皮熬水包治百病,百里之内乡民闻风而至,剥皮剔枝,终至古树枯死。其后,枯木上一棵黄葛树借尸还魂,招摇一段年生后,也最终变成了3米多高的一段树桩。西岸一株,为百年老荔枝树,也曾形单影只在立在宽阔的江岸上凭吊着死去的古渡,直到岷江三桥开工的日子。

        清代,开始在横梁渡西岸的柏杨坝上设场。这在民国《乐山县志》上有记录:“通江场,一名横梁场,属嘉乐乡三甲。乾隆初年设,距城十五里。”民国时,通江场已发展为有一百多户人家的场镇,“上达成都,地滨岷江”,“商业以丝、蜡、油、绸为大宗”(民国《乐山县志》)。那时场上还建有中山堂一座,领乐山场镇新风之先。

        在今天,在城市化的浪潮中,通江场已成为乐山城区的一部分,通江场淡出,知道“横梁子”的人就更没有几个。如果现在还有说赶“还孃子”的,那绝对是外星人了。

相关文章

  • 乐山地名趣谈之二:  以讹传讹的横梁子

    以讹传讹的横梁子 老乐山人把赶通江场叫做赶“还孃子”,让当今的年轻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个...

  • 也说柏杨坝,(外一章:兼谈"横梁子")

    近看乐山唐长寿先生的地名趣谈,《以讹传讹的柏杨坝》,说是史书上没有柏杨坝的记录,只有白岩坝的说法。 "今乐山城北新...

  • 重庆地名趣谈

    有朋友从外地来重庆,陪他坐轻轨三号线。车过南坪是“四公里”,朋友听到这个站名笑问,这是三号线到这里的里程数?我还未...

  • 趣谈湖南地名

    谁编的,太有才了! 趣谈湖南地名 湖南十大阳: 衡阳、岳阳、邵阳、益阳、浏阳、麻阳、耒阳、桂阳、祁阳、黔阳; 六条...

  • 北京地名趣谈

    下得高铁,我茫然四顾,去北蜂窝在哪一个出口?四通八达,人来人往的北京火车站,万一走错出口,虽失之毫厘,却不知又要多...

  • 平阳地名趣谈

    西晋太康设始阳,莫名其妙改横阳。 五代十国吴越乱,横阳既平改平阳。 一千七百三十年,千年古县老平阳。 四十年前一分...

  • 陕西地名趣谈

    原创:秦巴汉 皇天后土,三秦大地。黄土高坡,黄河吼壶口,关中天府,秦岭分南北,陕南汉水,巴山通秦楚。敦实的西北汉子...

  • 乐山地名趣谈之五:四望关

    四望关 位于五通桥茫溪河与涌斯江合流处的四望关是一个极有名的地头,说它是“五...

  • 趣谈地名“耙张”

    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有的村镇、有的山脉、有的小桥和河流,甚至于有的字都有历史,都有着耐人寻味的历史故事!文化历史流...

  • 东山地名趣谈

    之前看《谷文昌》话剧,里面提到一个情节。谷文昌为解决东山饮水问题,请来专家勘探地下水源。但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乐山地名趣谈之二:  以讹传讹的横梁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im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