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学开汽车时,有师傅、师兄师弟们共八人,至今还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关系。
三十多年前,老百姓的经济条件好了,私家车开始进入家庭了。1989年开春后,我们师兄弟六人不约而同地去培训部报名,参加学习开汽车,目的是要考张驾驶证,以能合法开车上路。
我们六人都是住罗店,被安排在罗店农机站的教练车上,师傅也是罗店人,因罗店镇范围小,我们本来都相互之间稍有些认识,但不是很了解。安排同一辆车了,就知道老大49年生,老二50年生,老三52年生,老四53年生是我,老五58年生,老六59年生。
我们的教练师傅是企业的主要领导,为了避免教练师傅企业有紧急任务,而不能按要求带教徒弟,所以我们的教练车安排了两位师傅,他们会协调好日期、时间,轮流带教我们开车。两位师傅和我们年龄相仿,一位51年生,一位53年生。我们这辆教练车上连师傅是八位清一色的年富力壮男子汉,年龄相差十岁以内,七人在企事业单位都有相当的职务,而且这七人都是共产党员,只有我是个体户,是党外人员。
在车上老大是我们六人中的领导,啥事情都听他的,除了教练师傅外,他是“老大”,一切行动他说了算,听他指挥,连吃饭吃啥也由他决定。老五是财务,平时我们每人交钱给他,由他保管,吃饭等开销费用用完了,再上交、分摊。我们之间真有“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还要加“谦让”的感觉。
我们的教练车是一辆交通牌4吨卡车,驾驶室比较宽敞,除了驾驶员和教练座位外,后面可以并排坐四人,平时车子上路,必有一学员要坐到后面货车斗里去的,坐在车斗里天冷吹寒风,天热曝晒太阳,有时师兄弟们会争着去坐车斗里。驾驶员培训部在江湾大不寺,每天去培训部学习报到,就坐教练车去。
那时驾驶员培训部规定;学习驾驶员要脱产学习;考证先考出交通规则,才能上教练车学习开车;从拿到及格交规成绩后,必须要滿六个月才能有资格考驾驶证,其中有小路考,侧方移位、爬坡、最后是大路考合格后,才能拿到驾驶证。所以,我们的驾驶学习从报名学习,到拿到驾驶证共有八个月相处在一起。在这八个月中是我们彼此了解的八个月,是增进友谊和情感的八个月,也是永远不会忘怀的八个月。
我们六人交通规则考试都是优良,个个都喜出望外,人人都期待能早点上路开车。当教练师傅让我坐上驾驶员座位,手握方向盘,脚踏油门,变换排档,开车上路时,那紧张与兴奋的心情无法形容。自已开的卡车在马路上行驶,两旁的林荫树在不断后退,突然迎面驶来一辆卡车和我车交会时,马上感到对面像压过来了一座大山,劈头盖脑的向我冲来,紧张的心要从喉咙里跳出来,嘴里会不由自主地叫出来:“我吓!要撞过来了!”此时,师傅不慌不忙地嚷着:“握紧方向盘!不要慌!走自已的路!”师傅的话像定海神针,把我稳住了,对面的来车交会过去了,我紧张的心情马上舒缓下来。一路上经过多次的紧张-舒缓-紧张-舒缓,没过多久,我也能适应这马路上的行车状态了。
我们六个学员,有几位身兼要职,他们平时工作比较忙。但我们六人学开车都很认真,故进步都比较快,平时各项考试成绩都比较理想。一次考官对我车进行项目考试,碰巧这位考官平时大家都认识的,他觉得六人成绩都可以,但按照学员比例,必须有一人要不及格,让我们六人商量,谁下次再来补考?此时师傅不作主,我们六人谁也不作声,谁也不“谦让”!大家沉默了一会,我先发声:“让我不及格!”我的一句话,让师弟兄们很感动,老三对大家说:“看来我们几个人思想觉悟都没有老四高!”我心里虽有点不舒服,但还是讲:“你们工作忙,让我下一次再来补考吧!”过了几天,这项目我也顺利考试通过了,师兄弟们对我有了另一种看待。
每一次项目考试结束,师弟兄们和师傅必定会一起小聚庆祝一下,届时免不了要喝点酒,我对烟酒都不太感兴趣。有一次项目考试结束通过,晚上在宝山一家饭店用餐,席间老大提出大家喝啤酒,我说:“我不喝啤酒!吃雪碧可否?”师弟兄们异口同声地都讲“可以!”但老大讲:“喝啤酒与喝雪碧量要一样!我们喝一杯啤酒,你也必须喝一杯雪杯!”我说:“可以!”我以为是大家照顾我,我笑了,在座的大家也都笑了。
当我喝了五大杯雪碧后,明显感到肚子不适,跑卫生间小便,液体还没到膀胱,一下子不肯出来,从卫生间出来,我就对大家这么一说,师傅和师兄弟们都笑得前仰后翻,看到他们笑,我也被引诱了大笑,他们笑得更厉害了。我被他们的大笑,笑得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大家忍住了笑声,师兄弟们继续喝啤酒,我感到他们喝的频率比开始时还快,我继续喝同量的雪碧,越吃感觉不对,我肚子涨得受不了。
真想不到,喝啤酒和雪碧的感觉是两样的,啤酒喝下肚后,啤酒中有气,感觉液体是往上冒的,有时气会冲出喉咙,打个嗝。而雪碧喝下肚,感觉液体往下沉的,同样8-9杯液体喝下肚,喝啤酒的人若无其事,而喝雪碧的我肚子涨得实在受不了,为了免受皮肉之苦,我36计,走为上计,以小便为由,遛出饭店,去逛马路,消耗肚中雪碧的库存物资。走在马路上,我仔细想了一下开始喝啤酒至现走在马路上的这段情景过程,我才明白了他们大笑的原因。这一次吃饭,让我增涨了喝啤酒和雪碧的知识,至今师弟兄们提起这件事,大家还会开怀大笑。
在这八个月中,我们同进同出、同吃饭、同休闲娱乐,觉得很开心。

三十多年来,我们师弟兄之间最小的老六已过花甲之年,享受颐养天年的欢乐时光,可我们仍保持学开汽车时的友谊和友情,谁有困难了,师兄弟之间会相互帮助,谁家有喜事了,大家会同去庆贺,我们八人之间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
莫愁前路无知巳,天下谁人不识君。
不知在上海,象我们这样的师徒、师兄弟关系有多少?如果人人都象我们师徒八人相处,整个社会就和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