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过许多二十五岁以上的人,在青春年少时是否迷茫,得到的答案大部分是肯定的。
二十几岁,没有经验,没有经历,迷茫是常态。
那不迷茫的人是什么人呢?
一个毕业就开始创业,目标非常明确的人,回答我说:知道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且对目标有着强烈的渴望。
面对工作只要和自己的最终目标是相契合的,便能忍受这其中的不如意。
我仔细地咀嚼这句话。
想起了一段往事。
想起了刚入大学的时候,有人问我,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那时候,我站在舞台下,看着台上侃侃而谈的男神女神,想起了从初中起一站在台上就脸红的自己,我在心里想,为什么她们可以,我就不行,我不甘心,于是心底萌发了一个目标:我要像他们一样,自信地站在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我无比渴望成为这样的人。
从那以后,我开始抓住每一个机会,班上的每一次民主生活会,院辩论赛,演讲比赛,分享会,只要能上台,我都去。
虽然从来都没参加过,但心里想的是,好歹是一次机会,能抓住一次是一次,整整坚持了三年。
现在回想起来,当年真的是为了目标不顾一切,甚至我自己都无法想像我竟然有这么强大的力量。
从小不喜起早床的我,愿意六点多久爬起来练声练演讲。
向来不喜和人热络的我,愿意每天去下寝认识陌生人锻炼胆量和演讲。
从小被爸妈当小公主宠着的我,一次次把别人的拒绝当磨练。
我数不清,压抑了内心多少贪玩和放纵的欲望。数不清,多少个夜晚咬牙说我不想干了,第二天起床又是一条汉子。
但每一次,想起我的目标。我都愿意,忍受一切我不愿意做,甚至做不好的事情。
因为我清楚的知道,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而如何找到自己的目标呢?

欲望在哪里,你的目标就在哪里。
你对目标的渴望越强烈,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大。
但目标实现后,会有一个后遗症。
是跟我同时期拼搏的人,曾发出一个疑问:我很想找回当年为了一件事情奋不顾身的感觉:充实,满足,每天都是生命的高光时刻,只有那时候,才真正感觉是在活着。
却怎么也回不去。
以前无法真正理解,现在明白了,目标实现了,曾经你无比渴望的东西得到了。
任何东西拥有了就能放下了,当初的那股信念也会随之消失。
这是人性使然。
同时也意味着,你要为寻找下一个目标做准备了。
但庆幸的是:那股为一件事疯狂的精神一直都会在,你已经尝到了通过千辛万苦的努力,终于达成目标的极致喜悦。
这是一种毒药,会上瘾。
所以你必定会拼命寻找下一个目标。
如同恋爱一般,你曾深陷一段爱情。
失去之后,你会念念不忘你们在一起的甜蜜。
毕生都会寻找,那种沦陷的感觉。
而如何寻找下一个目标。
不要问自己喜欢什么。
你喜欢的东西太多了。
无法抉择。
或者有的人压根就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这本身就是一个陷阱。
问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它是由你的价值观所决定,不会更改,它的答案是唯一的。
当然如果你想平平淡淡过一生,你大可不必思考,按部就班的过日子就好。
但如果你想轰轰烈烈地过一生,想做几件厉害的事情。
这是必经之路。
走出去,看看,哪种生活让你羡慕嫉妒,让你觉得这辈子如果能活成那样子此生无憾。
去跟想成为的那些人接触,去看她们写的文字,和她们去交流。
去体验一下想过的生活,确认一下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探索,体验。
既然没有目标。
那么寻找目标不也是一个目标吗?
最后,如果你想过的生活和你喜欢的事情不谋而合,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