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陈子陌
还记得,有一位简友写过一篇题目为《简书是片海》的文章,我觉得这个题目对简书的比喻再也恰当不过了,形象而不失内涵。是啊!简书是一片海,它能海纳百川,包罗万象。在浩如烟海的简书里,有风平浪静的文章,有波澜壮阔的文章,还有海阔天空的文章……而我们每个写作者,犹如茫茫沧海中的摆渡者,寻着灯塔指引的方向,划着一叶孤舟,将灵魂摆渡上岸。
关于写作,总有些问题困扰着我们。有人问自己为什么要写作;有人问自己该写什么;有人问自己该怎么写;有人问自己如何能写好;也有人问自己要不要每天坚持写……于是乎,我们迷茫,我们犹豫,我们思索。到后来,有人选择在日更中探索,有人选择听从灵感的号召。其实,不论是日更,还是靠灵感,只要用心坚持,我们都会进步。遇上写作瓶颈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难而退。
对于生活的理想,应该像宗教徒一样充满虔诚与热情!路遥在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如是说。是啊!写作也本该是一场神圣的朝拜之旅。写作路上有人走得慢,有人走得快,我们可以走走停停,但是别轻易放弃。心怀虔诚,充满热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方可让灵魂走在修行的路上。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立志不坚,终不济事。其实,不论写什么,怎么写,也不论日更与否,最重要的还是得坚持用心去写。
对于写作,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和满意标准。周国平说:写作应该以自己满意为标准。一方面,这是很低的标准,就是不去和别人比,自己满意就行。另一方面,这又是很高的标准,别人再说好,自己不满意仍然不行。那么,不论是低标准还是高标准,怎样才能衡量自己是否真正满意呢?或许,心才是衡量写作满意标准最好的尺子吧!
心之所向,左右写作。文章是否能让自己满意,关键要看写作时心怎么走。
如果写作时总是心不在焉,急于求成,那么写出的文章想必是充满着功利和浮躁,这样的文章既缺乏艺术性,又缺乏文学性,毫无审美可言,自己又怎么会满意呢?连自己都觉得不满意的文章,更与何人看?相反,如果写作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专心致志,殚思极虑,方可写出情感丰富,让人从心底有感而发的好文章。用心的文章,或有丰富的情感,或有深刻的内涵,最重要的是它在细节上处理得很好,能给人以心灵和审视的美感。
易卜生说过,写作即是坐下来判断自己。写作,是一个不断思索、沉淀的过程。每个人所思所想的深度和广度不一样,所沉淀的情感和内涵自然也不一样。但是,谁又不想写出让自己满意,别人肯定的文字呢?于是,我们总是不断地写,不断地删,又不断地修改。鲁迅说过,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一篇好文章,不仅仅需要用心去创作,还要经得起打磨和修改。欲速则不达,好文章都经得起时间的沉淀和读者的考验。
别走心,方可写出走心的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