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门道文化:哈达:藏族“礼巾”

门道文化:哈达:藏族“礼巾”

作者: 门道app | 来源:发表于2018-10-27 16:09 被阅读0次

门道提示: 农历九月十九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藏族人民作为礼仪用的丝织品,是藏民任何阶层的人物,在来往时最通行的一种礼物,也是社交活动中的必备品。哈达类似于古代汉族的礼帛,蒙古族人和藏族人表示敬意和祝贺用的长条丝巾或纱巾,多为白色、蓝色,也有黄色等。

哈达

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以绫、绸、丝原料制成,现在人们生活中的哈达也有不少是呢绒材料的,不过都纺得稀薄透明,有白、黄、蓝等色。其上织以八瑞相及莲花、如意、祥云等图案。哈达长短不一,短者三五尺,长者一二丈。方志《蒙古·二卷》中云所谓哈达者,帛也。或以绸、或以白、或蓝、长短不一,长约一尺五寸或一尺二寸,两端有拔丝,约半寸许,其长短视受者分级而定。在藏、蒙古等民族人士顶礼佛像、拜见尊长、迎来送往、致敬致贺、婚丧嫁娶等礼仪活动中,均有献哈达的习惯。由此,敬献哈达表示人们对佛的敬仰,对迎见之人的敬意与祝福。

哈达

此外,还有五彩哈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五彩哈达是献给菩萨和近亲时做彩箭用的,是最珍贵的礼物。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五彩哈达只在特定的情况下才用的。哈达大体上有三种:特等内库哈达、头等阿喜哈达和二等素喜哈达。

哈达

哈达是一种礼仪用品。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种传统礼节,拜佛、祭祀、婚丧、拜年以及对长辈和贵宾表示尊敬等,都需要使用哈达。处于游牧经济形态下的古代蒙古人,在外出途中,常常要携带奶食品,奶酒或其他干粮,遇有路人,不管相识与否,都要主动攀谈,问候,并互相交换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就发展成一套易物的习俗。发展到后来,就有了交换鼻烟壶和哈达的习俗。

哈达

使用哈达的场合相当多。红白喜事、迎来送往、致谢等等都能派上哈达的用场。根据不同的用场,哈达的折叠方式也不同,一般讲有访问式折叠法和敬献式折叠法。

哈达

献“哈达”的动作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要用双手捧哈达,高举与肩平,然后再平伸向前,弯腰给对方,这时,哈达正与头顶平,这表示对对方尊敬和最大的祝福--吉祥如意。对方以恭敬的姿态用双手平接。对尊者、长辈献哈达时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把哈达捧到座前或足下;对平辈或下属,则可以系在他们的颈上。

哈达

哈达是藏族“礼巾”之意。哈达最早是藏族宗教礼仪中虔诚地向神灵敬奉的一件珍贵供物,也是僧侣们互赠或向活佛敬献的礼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已不仅仅是宗教界专用的供物,已成为藏族人民生活中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礼物。

相关文章

  • 门道文化:哈达:藏族“礼巾”

    门道提示: 农历九月十九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藏族人民作为礼仪用的丝织品,是藏民任何阶层的人物,在来往时最通行的一种礼...

  • 藏族人的礼节

    藏族人很讲究礼节,一般的礼节包含献哈达、磕头、鞠躬、敬酒茶和礼貌的称呼等。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在婚丧节庆...

  • 圣洁的哈达

    哈达,是藏族人民礼仪用的丝织品,是社交活动的必备品。哈达是藏族人民敬献给客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珍贵礼物,代表着吉祥,...

  • 川藏,你在记忆里闪闪发光(连载)

    2020年9月26日成都踏上征程,扎西(藏族司机)为我们献上哈达,一路陪伴直到10月5日最后一站,我将哈达...

  • 礼佛无门道

    【醉花间】 来签到,未签到,缘故谁知晓。因怕疫情延,礼佛无门道。 听喧溪上鸟,转望人垂钓。看花百姓家,春意...

  • 在那遥远的地方(三)

    今天小雨,上午只安排参观一个藏族文化村。上车后央金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有关藏族文化方面的常识。比如藏族男孩进寺...

  • 藏族丧葬文化——天葬

    天葬是一种传统的丧葬方式。在人死后将尸体运到指定地点,任秃鹫或者其他鸟类兽类等吞食。 藏族天葬的理论核心是灵魂不灭...

  • 醒来|行走日记(34)

    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晴 早起告别藏族小伙伴次卓,谢谢早餐和哈达。 明明知道身上就剩20块钱...

  • 独克宗人家户•吃茶溯源

    独克宗人家户•吃茶溯源 在阐述藏族的跟茶叶有关的人文文化,我们就以独克宗的吃茶文化为代表,来阐述藏族的茶文化极其相...

  • 关于藏族酒俗

    藏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开始酿酒,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藏族酒文化。 生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门道文化:哈达:藏族“礼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yd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