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乡下外婆家,路过一户人家。房子是 乡下再普通不过的房子,二层楼,大大的院子。
谁知道那些月季是怎么长出来的?围墙上,院子里,竟然趴着各色月季。花红的居多,间或几朵粉的、白的。每一朵,每一束都是娇滴滴的,蹲在高高矮矮的枝头上,一脸明媚。
月季开得那么艳,那么热烈,那么率真,那么毫无心机的生猛,如同傻姑娘一样,傻傻的认真着。
神奇的自然界,似乎是为了调剂呆板生活的底色,总在恰当的时候配以各色的繁花。但无论什么花,开花吐香最长时间也不过十天左右;而月季却能在一年四季里鲜花怒放。我宁愿相信“月季”的意思就是“月月当季” 。苏轼曾说过“唯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杨万里在《腊前月季》里也咏诵过:“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季冬。”
人们总是习惯用盛开的玫瑰来表达对爱情的期许。所以它的花语是美好的爱情,勇敢,爱与美。小时候,在乡下,没见过正宗的玫瑰,误以为月季就是浪漫的玫瑰,曾经对它们“芳心期许”过多次(试种过)。现在,想起来,也蛮有意思的。童年是允许犯傻的季节。可惜,我总是缺少耐心遇见成束成束的美丽。
接着,年青。我已经能轻易地分辨二者,可也像太多数人一样,相信童话,可以逞强,;相信盛开,自信独一无二的无可取代。
过了30岁,也许是岁月过于匆忙,也许是生活教会了我,于是开始沉淀自己的内心,慢慢地。年轻时再多的繁花似锦,热烈奔放,也比不上此刻的柔和静美、平淡长久,这是我需要的生活的真味。若选择,我宁愿是后者。 “常开不败”的月季,我看到的了许多“心无芥蒂”“无忧无虑”,我觉得,它比玫瑰更有“爱情”的味道,更能昭示真谛。
俗世繁华里,免不了花开花谢,花起花落,悲欢离合又何妨?所以还是有那么多的人喜欢玫瑰。又或许,在爱情的期许里,有人愿意接纳“玫瑰”的绚丽,有人愿意收藏“月季”的从容?
岁月匆忙,上演一场自己的繁华吧!
现在,我的前面,围墙上,一丛一丛的,束束鲜猛,串串生动,它们永远成春,惊动了平凡,惊艳了时光。如是,原本院子的丑陋,被开成了沸沸的海洋,波光潋滟,深情款款。它们都在尽情地绽放着自己的芳华。那么多,那么多的月季,我突然望见了旺盛、乐观和欢喜。
这时候,院门开了,一个人走了出来,应该不是“走”,是“拐”出来的,摇摇摆摆地“拐”出来的,她的脚一边高一边低。这是一张有故事的脸,约摸40岁。置身花海里,那股沧桑的棱角似乎都中和了,只剩下安详和欢喜。
微风过处,淡淡的花香沁入心痹,心动。此刻,我相信,希望和爱如同这花儿一样会慢慢的绽开。抬头,碧蓝的天空也绚烂得如烟花,美的刹那,我似乎看到这世界都在微笑着向我问好,感谢这突如其来的遇见。此刻,空气都是香的。
有着这么多的新生的美丽, 时光都是香的, 无论过去的还是快来的,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