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万卷好书三笑集⭕️简书超级节点
不做英雄也能震惊世界,因为他懂这个秘密......

不做英雄也能震惊世界,因为他懂这个秘密......

作者: 北京杜豆豆 | 来源:发表于2019-09-22 09:57 被阅读0次

万卷好书266《100本互联网人必读》系列:《奇特的一生》2:不做英雄也能震惊世界,因为他懂这个秘密......

文/杜豆豆


倾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大家好,我是杜豆豆。欢迎收听我解读的《100本互联网人必读》系列。

人生就像迷宫

1

有理想,就能成功吗?

小的时候,我喜欢在纸上玩迷宫游戏。父亲问我:“你知道玩迷宫最快的方法吗?” 我瞪大眼睛摇摇头,心想:“顺着路试探就行了,走迷宫还有捷径?” 父亲微笑着说:“ 想最快从迷宫里走出来,那就倒着走。不信你试试?” 我将信将疑地拿起手中的笔,从出口倒着往入口走,果然,一次成功。

父亲说:“人生就像一个迷宫,从终点往回走到起点,你就能最快地找到走出迷宫的路线。”

父亲还说:“从小胸无大志的人,长大不会有出息。所以,早早地要把人生目标定好。”

父亲的话很有道理,只是年幼的我并没有真的领会。

我的理想不停在变,有时是戴眼镜的科学家,像陈景润一样从容地解答世界难题;有时是穿白大褂的医生,像白求恩一样无私地救死扶伤;有时是豪情万丈的画家,像徐悲鸿一样潇洒地挥毫泼墨;有时是造福社会的发明家,像爱迪生一样充满奇思妙想;有时是著书写文的作家,像曹雪芹一样流芳百世......

遗憾的是,人到中年了,我还是俗人一个,哪个“家”都跟我不沾边儿。

为什么我这么有理想,却没过好自己的人生呢?

当然,我可以找一万个借口,来为自己辩护。不过,我还是决定谦虚地自省。

事实上,年轻时的我缺乏一个特别重要的品质:脚踏实地。

2

柳比歇夫年轻时,也和你我一样,有着英雄主义的梦想。

他20多岁从部队复员后,就确立了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并且表示要至死不渝。

你可能会说,这么早就让自己戴上了笼头,值得吗?不会错过更多风景吗?人生岂不是干巴巴的了?

事实上,柳比歇夫的一生都生气勃勃、和谐自在。

起初,他孜孜不倦地追求既定的理想,着迷于自己的科学研究。一切服从于既定目标,凡无助于此的,一概置之不理。在他眼中,建功立业就是工作,世间的其他乐趣都不值得一顾。他成了一个科学狂,满脑子英雄完美主义,渴望着建立功勋,成为超人。

很多年后,他才懂得:最好不是去震惊世界,而是——生活在世界上,这样,对人、对那门科学都要好一些。他逐渐回归天性,正视弱点,开始追求最最朴实的人性。

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而帮助他理解这个道理的,恰恰正是他付出狂热的研究工作。正是因为他的研究工作要求他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经历和时间,他需要找出一种方法,再去挖掘一些力量,还有时间。

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3

这个让他能够脚踏实地地生活,并且挖掘出力量和时间的方法是什么呢?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来看看柳比歇夫留下的资料吧。

柳比歇夫给自己的所有文档都编了号,装订成册,足足有几百本。信函、教案、日记、论文、手稿、照片等等,形形色色。当然,最让作者感兴趣的,还是柳比歇夫的日记。

柳比歇夫从1916年开始记日记,至死没有间断过。一个传记作家,自然希望能从日记中窥见主人公的内心隐秘。可是,作者失望了。因为柳比歇夫的日记显然像是个账本:

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九六四年四月七日。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三小时十五分。鉴定袋蛾——二十分。

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二小时四十五分。

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二小时二十五分。

休息:给伊戈尔写信——十分;《乌里扬诺夫斯克报》——十分;列夫·托尔斯泰的《塞瓦斯托波尔故事》——一小时二十五分。

基本工作合计——六小时二十分。

几百页都是这种枯燥无味、事务性的流水账,每天五至七行。全是干巴巴的统计,语言单调,毫无感情,也挖掘不出饶有兴味的细节,偶尔有点细节,也是电报般的乏味:

“舒斯托夫三兄弟今晚来此。”

“病后虚弱,整日足不出户。”

动荡的战争年代,送儿子上前线,总该有些不同吧?可他也是这样的记载:

“一九四一年七月二十一日。德国飞机空袭费科托夫斯基号轮船——轰炸,机枪扫射。船长及不知姓名的一位大尉殒命,伤四人。明轮损坏,因此未在鲍格鲁奇停靠,径驶克列曼楚格。”

他经历过的人生波折、战争险恶、妻儿别离,他参加过的学术斗争,被撤过职、挨过整、入过狱、受过威胁的种种多舛命运,那些苦痛、彷徨和碎碎念,他并不在日记中记载。

他是个感情麻木的书呆子吗?这些账本一样的日记,到底为了什么目的呢?

4

也许,将柳比歇夫的日记,称作时间统计更为合适。这正是他找到的好方法。

他是在用日记统计他的时间支出。他自愿每天不间断看表,结算自己的时间,任何活动他都记下自己用了多少小时多少分钟;他每月月底做小节,甚至画图列表;年终根据每月小结做年度总结。

他写的每篇论文都有详细的计算:“ 准备(提纲、参考文献)十四小时三十分;写,二十九小时十五分;共费四十三小时四十五分;共八天,一九二一年十月十二日至十九日。”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你把握了时间,也就把握了人生。

56年如一日,柳比歇夫坚持做时间记录,时间统计法让他形成了一种特殊才能——不用看表,也能精确地感知自己做某件事情花了多少分钟。他不断地优化他的方法,让它为自己所用。

有人会说:“这多费事啊,光统计时间本身就耗费多少时间呢?”

可他的回答是:“我对这个时间统计法已经习惯了,没有它就没法工作。”

时间就象是他胯下的骏马,载着他驰骋在人生旅途的原野上。

5

柳比歇夫具体是如何使用这一时间统计法的呢?

柳比歇夫说,他喜欢抄抄写写的纯技术性工作。比方说,他读书,会做详细的摘要,这让他有了很多素材存货,一旦写文章,就能顺手拈来。

记录读书摘要,让他能快速成文,而且读书质量很高,不会轻易遗忘。记录时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给自己假定能活到90岁,他提前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这五年要做什么,下五年要做什么,他都会去计算。

他从时间中找时间。比如,他利用碎片时间,坐车时学外语、开会时演算习题、散步时捉昆虫……;他按精力分配时间,早上脑子清醒时读数学、哲学,累了就看文学;他挖掘时间缝隙,排队的时间也要看看书;他完全不受环境干扰,工作两小时就是真正的两小时,不听同事谈话、不做毫无相干的事情,真的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

他计算一切时间。

他采用时间分类的方法记录有效工作时间。他定义的日有效工作时间为10小时,按3个单位或者6个“半单位”,分配两类工作:一类是学术研究、读书写笔记这样的本职科研工作,一类是讲课、参加研讨会等非科研工作。除创造性工作,能规范的都竭力按时完成。比如,随便找一天的日记,以第一类工作为例:

“索斯诺戈尔斯克。基本科研(图书索引—15分,陀布尔让斯基—1小时15分)。分类昆虫学,参观—2小时30分,安置捕捉器两个—20分,分析—1小时55分。休息,第一次在乌赫塔河游泳。《消息报》—20分,《医学报》—15分,霍夫曼的《金罐子》—1小时30分,给安德朗写信—15分。共计6小时15分。” 这是当日第一类工作的时间。

到了月底,他会将第一类工作时间,进行统计。比如,1965年8月,第一类工作总时间是:

“基本科研——59小时45分。分类昆虫学——20小时55分。附加工作——50小时25分。组织工作——5小时40分。合计——136小时45分。”

基本科研又有更详细的统计:

“分类工作——6小时25分。杂事——1小时。校对《达达派研究》——30分。数学——16小时40分。日常参考书:里亚普诺夫——55分。日常参考书:生物学——12小时。学术通信——11小时55分。学术札记——3小时25分。图书索引——6小时55分。合计——59小时45分。”

6

在柳比歇夫眼中,没有时间是供消磨的。

所有的时间都珍贵,连休息都只是另一种工作的交替。每个小时都要利用、要结算。结算完成后便马上提出下个月的计划。

比如,三天在某地讲课,两天在路途上。即使读书,他都要开出必读书单,清楚自己每小时能读多少页,做出精确的预算计划。

到了年底,他还要做详细的年度总结。这样,就像翻看自己的成功日记,他会了解到自己看了多少书、写了多少文章、出版了多少著作、花了多少时间在社交或者家务上等等。

总结,让他看到了自己的变化,创造出了多少成果。这是他对自己的嘉奖和鼓励,不用外来的任何点赞和评论。

在年度总结之后,他还要做下一年计划,要写多少页文章、哪项工作要增加多少小时,都要细致、清晰地去勾勒。

或许有人会说:“这么琐碎的PAPERWORK,不是浪费时间吗?”

的确,做这些统计和总结,是要花时间。比如每月小结和计划,平均要耗费3小时;每天记录大概要几分钟;年度总结可能要花上几天时间。

但是,它带来的好处,不做的人永远难以体会。中国人常说:“以史为鉴”。记录时间,相当于你在为自己写历史,评判真实的自己。你看到了自己真实的模样,你从无序走向了有序,开始向平庸和颓唐的生活宣战。值得不值得,自己来评判。

这世上最快的捷径,就是脚踏实地。

或许你会说,看柳比歇夫的日记,简直是个机器人、苦行僧嘛,这样的人生太无趣了。真相如何呢?

下次接着讲。

这世上最快的捷径,就是脚踏实地。

好了,今天的解读就到这里。倾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我是杜豆豆,感谢您的收听。下次我们继续解读《100本互联网人必读》系列的第七本书《奇特的一生》,欢迎持续关注。

(未完待续)

创作不易,非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觉的文章有用,别忘了在文末点赞哦。

读更多好书,请访问我的文集连载:《一生必读的万卷好书》。更多新媒体知识:《新媒体讲堂录》。更多区块链知识:《区块链科普》

我是最高级别的“简书会员合伙人”。欢迎您加入“万卷好书读书会”:会员已超300人,需群主拉入。有兴趣的简友请加微信dudoudou189联系我。读书会座右铭:在浮躁的时代,安心读书写作,养育心灵。

相关文章

  • 不做英雄也能震惊世界,因为他懂这个秘密......

    万卷好书266《100本互联网人必读》系列:《奇特的一生》2:不做英雄也能震惊世界,因为他懂这个秘密...... ...

  • 你有没有觉得

    你有没有觉得,这个世界变了很多?比如,你有话无处说,因为想懂的人未必能懂,能懂的人未必想懂; 再比如,现如今极少有...

  • 英雄与女神

    英雄 因为恨 而热爱这个世界 女神 因为爱 而热爱这个世界

  • 2018-05-05

    信念 这个词 为何如此这般走入禁忌重重的境地 因为它正是攸关于生死 懂星盘的人 会懂这个秘密

  • 愿他也能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

    听说,当年的他学习成绩非常好,好到完全可以考上中专,跳出农门的。可就在初三的最后一个学期,谁也不知道是什么...

  • 57/70+小控班092+秘密 读后感

    这个秘密是吸引力的秘密。每个人掌握这个秘密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可以改变过去,也能创造未来。 因为对于宇宙来说,...

  • 摆渡人永远是自己

    没有人能懂能他根本不想知道的东西,即使这东西近在咫尺。一位化学家会把他最宝贵的秘密透露给一位木匠,因为木匠不会聪明...

  • 父亲,我的超级英雄

    一、英雄 很少用英雄这个词来形容谁,或许男人的世界里,能被当做英雄的除了那些国家民族的英雄烈士,很少有人能被称作:...

  • 致陪伴我们一代人成长的狼叔

    我们从来不怕这个世界上没有英雄。 我们怕的是,原来英雄也会老,也会受伤,也会离我们远去。 英雄迟暮,才是这个世界上...

  • 死去何所道

    听到这个消息,我可惜大于震惊。但是能想到他离开的大致原因――心魔未解,无人能助。这个时代,他不是第一例也不是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做英雄也能震惊世界,因为他懂这个秘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pndy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