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桶

作者: 老朱配骑 | 来源:发表于2020-11-10 00:36 被阅读0次

这是一篇有气味的文章,不宜餐前阅读。——作者敬启

我的大妈是北京人,“姆们姆们”那种老北京。有一次我问她,去姆们南方最不适应的是什么。她跟我说了四样:冬天太冷,用不惯马桶,听不懂说话,还有晚饭吃得太早,还总喝粥,经常夜里饿得睡不着。

吃饭、排泄、沟通还有保暖,正好包括了人的基本需求。

(再次警告:正在吃饭或者打算要吃饭的先别看了)

——————————————————————

要说其他几样还可以归咎于自然条件文化差异,唯独这马桶我是特别有共鸣的,真能把人憋出内伤来。

以前楼房少,南方家家户户过日子几乎都离不开马桶。

马桶一般都是木质的,到膝盖那么高,圆形,上头有提梁,顶上有盖,要是底下有足的话,从器型上来说就是一个“卣”(还好它没有)。

每天一大早,各家就把用了一晚上的马桶放到家门口、院门口,环卫工人会推着粪车挨家挨户的“倒马桶”。等粪车一过,再把马桶清洗干净,留点底水,盖上盖放到家里备用。

要是早上起得够早,就能看到长长的里弄里,两边跟门墩似的,一尊尊敞着口整齐排列的马桶,如同接受检阅一般。别看长得都一样,可从来没听说谁家拿错马桶过,人类啊,把不算太发达的嗅觉都用在了这地方。

再早一些时候,还不是各家都有自来水,涮马桶就得上河边。你提着早上刚买的菜刚杀的鱼去河边洗洗,迎面遇到邻居提着刚刷完的马桶从河埠头走上来热情地跟你打招呼。这画面想想也是够温馨的。

我很小的时候,上厕所有自己的专座——痰盂,那会儿对马桶还没有什么怨念。后来稍微大一点儿,能坐上马桶之后,就开始挨折磨了。小便还好,除了掀开盖子那个味儿……,关键是大解,那可真是要了卿命了。大家小时候可能都玩过往河里或者泥坑里仍石头的游戏,嗯,就是那个意思。

某种程度上在马桶上拉粑粑需要的技术跟跳水比赛差不多,核心就是三个字——压水花,甭管你空中动作多优美,难度系数多高,入水压不住水花都是负分滚粗。

有人可能觉得,十米台是不是能比三米板强一些。实话告诉你们吧,我都试过,都一样婶儿的。三米板水花能溅到四米,十米台的水花就能溅到十五米,势能是会转化为动能的,而能量则是守恒的,可惜啊,这个知识点是初中才学的。

唯一有点效果的,就是水池里水比较少的话,一击到底,相对不会引起这么大水花。根据这个实验结果,我跟家里申请刷完的马桶必须我先用,他们才能用。广东话里有个说法叫“头啖汤”,我至今也想不出来我这个申请应该取个什么名儿。不过也无所谓,因为他们并没有答应我。

老话说得好,活人不能让屎憋死(但确实会憋伤)。家里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就去学校解决,不上学的日子,我就去社会上解决,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嘛,办法总比困难多。

当然,偶尔也有社会上都解决不了的时候,比如赶上每年清明节去乡下上坟(扫墓)。江南农村的公厕,简直比马桶还要可怕——在一望无垠的菜地里,有一口半埋在地下的大缸,上头搭上两块木板(可以勉强坐着,但其实还不如蹲着),外头是一个类似公交车站那种造型的茅草棚,一端开口两头镂空三向采光四面透风。

我相信,能在那玩意儿上拉屎简直就是一种神技,没有经年累月的刻苦训练是做不到的。本身能在那上面坐稳就已经很难,你得时刻保持平衡,避免整个人向后翻进那个大粪缸,你还得摈住呼吸运气使劲儿,同时你还得考虑压水花的事儿,否则这陈年旧屎被激发出来可不是闹着玩的。而且,动作幅度还不能太大,因为这茅草棚里空间非常有限,且不结实。

能坐稳、能使劲儿、能压住水花,我认为这三个条件在这种公厕里是无法同时满足的,这是一个“屈氏(去屎)不可能三角”。这还没考虑到夏天的蚊虫、冬天的风雪和恰好从这里路过看到你囧样的那个你心仪的女孩。

马未都先生在一期节目里说起过这个事儿,他的建议是上这种“公厕”可以先在缸里铺上几张报纸,别的不说,至少水花可以压住。我那会儿想不出这样的好办法来,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呆在那儿的时间,扎牢出口,守住底线,不在那儿上厕所。为此我加入了我们家的洁癖二人组,我大舅和我表弟,他们俩也是,从来不在那儿吃一口饭、喝一口水、上一次厕所,简直比入户调查的信贷业务员还要八路军。

一直到小学四年级搬了楼房,我才毅然决然彻底完全地告别了折磨我多年的马桶,但是它带给我的心理创伤还一直在延续,时不时在心里放冷枪。

比如去故宫,我就会好奇这皇上怎么上厕所,用不用马桶,他老人家能不能压住水花。后来才知道,伊马桶么也是用的,但是人家马桶里不仅倒的是玉泉山的矿泉水,还会在上面铺一层檀香木屑。那效果么,就类似跳水池子上面再浮上一堆海洋球,个么,自然是霸王龙十米台下去也激不起一点浪花了呀。

太奢侈了,作弊啊!

再后来去国外,看人家大大小小酒店里都有一个洁身器,我第一反应就是,你们也压不住水花吧?浪大了吧?擦都擦不干净只能拿水冲了,啧啧啧!环球同此凉热,我们人类就应该携起手来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

据说林语堂曾经在哥伦比亚大学做了一场关于中国文化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大谈中国文化的优越性,认为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人生哲学,中国的都比西方的好。美国学生既觉得耳目一新,又觉得颇为怀疑。有一位女学生实在忍不住了,举手发言,问:“林博士,您好像是说,什么东西都是你们中国的最好,难道我们美国没有一样东西比得上中国的吗?”林语堂略加思考,乐呵呵的回答:“有的,你们美国的抽水马桶要比中国的好啊。”

一听就是过来人啊!

相关文章

  • 大马桶

    大马桶 大马桶是一个人的绰号。顾名思义,当然还有一个人叫小马桶。 大马桶和小马桶是兄弟俩,虽然都是流氓,但大马桶看...

  • 珠海惠达卫浴

    珠海惠达卫浴专业维修马桶反异味马桶漏水马桶冲水不畅无力智能马桶维修 水龙头台下盆浴缸跟换马桶盖免费上门检查,修好再...

  • 对一只马桶圈生气

    对一只马桶圈生气 我要把那只马桶圈拉起立着 我要往马桶里倒水 可马桶圈老是掉下去 我有些生气 更用力拽它 马桶圈才...

  • 智能马桶厂家-智能马桶都有哪些功能?

    听到智能马桶可能会有很多人会感叹马桶也可以做成智能的,智能马桶主要有两种构造:一种是智能马桶盖+普通马桶陶瓷底座,...

  • 孩子在学校喜欢抢着洗马桶是为啥?

    今天放学女儿跟我说“今天我在学校洗马桶,那马桶真叫马桶,里面还有大便!”(心想:在学校还洗马桶,这是要跟我抱怨吗?...

  • 马桶

    总在等 排空 积累 等 诗人相同

  • 马桶

    那天早上 客人订了一个马桶 那天晚上 有个醉汉 蹲坐在了马桶上 次日 马桶被送到了目的地 一家艺术展览馆 听说那位...

  • 马桶

    醒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汪洋中,他往下游,不知道有多深,他抬头望,天是洁白的。他在想,外面的世界到底...

  • 马桶

    小时候害怕长大是因为女孩长大嫁人后,要“倒马桶”。小时候,家里用的是木头的马桶。小孩子的马桶像个小南瓜,有...

  • 马桶

    打开酒店的门, 一股阴柔的气息扑面而来, 我捏着鼻子强迫自己融入, 拉开拉链对着马桶扫射, 寻找些许熟悉的痛快。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马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qld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