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母语知道已经很多年,但一直没有真正走进课程。在2008年曾经跟随着新教育带领孩子们进行过马玲老师主持过的“毛虫与蝴蝶”课程,大。当时我的网名叫“巍巍—小”,因为当时想用自己的本名注册,但巍巍重名太多,就起了这个名字,有朋友戏称:淑女形象,“微微一笑也倾城”呀!那时在论坛和博客都建立了帖子,还很活跃。也为我们的班级孩子开设了论坛,每周与家长互动书写一封信,和孩子们一起进行晨诵课程,读诗,配画,还在孩子们过生日时送上我精心挑选并改变的符合他(她)当下生活的诗歌。每天拿着照相机为他们拍摄各种活动时的精彩瞬间,并用读卡器上传照片到我的QQ空间,方便家长下载保存。但因为那时自己孤军奋战,学校工作量大等多种原因,自己过于年轻,各种关系不会协调,只坚持了一年,我的新教育之旅就夭折了。
后来虽没有带着孩子继续参加晨读课程,但新教育论坛却成了我学习的栖息地。
那时还收集了许多的绘本故事课件,它们成了我和儿子最好的精神食粮,当时下载了许多关于整本书阅读课程的资料,一直在看,却没有时间在班级实施。因为360云盘的原因,很多课件都没有及时导出来,真是遗憾。也是因为新教育论坛薛瑞萍老师就是这样走进我的教育生活的。喜欢她的质朴和霸气,却学不来她的博学和睿智,更为她拥有那样的校园同行伙伴而高兴,现在我也在不断前行,以自己的力量影响着身边的同仁。
2018年3月参与互加美丽乡村大课表课程,我和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时朝莉老师的彩虹花晨诵课程了,带着孩子们在网络课上学习,我们从最开始的笨拙、懵懂,到后来师生配合默契。孩子们也逐渐成长起来,课前提前预习并布置班级黑板;课上在班级小老师的带领下跟随着网络老师认真学习,积极互动;课后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我们的诗配画多次在课程上展示,作品还飞到了上海参加了首届上海教博会展览呢!孩子们越来越能静心心来学习,读诗,读书,沉下心来的孩子最可爱。
2018年9月,我带着一年级的小蜜瓜开始了彩虹之旅,我们周二,周四读诗,周二下午学习创意写作,周四学习绘本阅读课。孩子们经过近一年的网络学习,越来越自信,表达越来越流畅,日记书写越来越丰富。许多孩子成为小诗人,小画家,小老师,小主持。我也从原来的单打独斗,到和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师在网络上,在社群里成了不曾谋面的好朋友,成为彼此懂得的熟悉的陌生人。我也从在教室里带着自己班级孩子学习的孤独者到了为区域老师服务的助教老师,到了为全国孩子讲课的讲师。
虽然,也在坚持阅读,但数量和质量都不高,今年跟随互加勇气读书会读了很多书,许多时候合上书似乎头脑里也没记住多少东西,但发现我在平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与孩子相处时,许多地方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上半年阅读如下书籍《教学勇气》《变量》《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诵读本》《深度思维》《日有所诵》都相应做了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