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借钱这个事情一直很尴尬,一般我不轻易去借钱,也不轻易借钱给别人。有钱不借,得罪人;借钱不还,也得罪人。
今早在吃早餐时,已离职两年的女同事给我发微信问我:“在吗?”(同事离职之后,我们一直就没有联系)
平时看到这样的消息,自己基本不回复,有时候直接忽略或者关闭聊天记录。我觉得无论找谁,有事就说事,把自己想要问的问题整理清楚发给对方。如果对方有空看到了,会找时间回复,这样自己问的问题也会快速得到解决,也不耽误对方更多的时间。
直接问“在吗?”说实话,很害怕看到这样的问题,如果我回复“在的”,那你下一句问我借钱怎么办?
然后我还需要跟自己的心里做一番斗争,还需要去考虑要不要借给你,如果我不借给你,我还担心我们的关系因此变得不好等等。
这个小小的“在吗”?不仅会浪费一个人的时间成本,还扰乱了一个人的心与造成一个人的心里负担。
所以,自己吃早餐那会没有回复,直接关闭聊天记录。到午饭时间时,已离职的女同事再次发微信问我“在吗”?心想是不是有什么急事,随后回复了一下“在的”。
果然不出我所料,已离职的女同事下一句就是:“手头有钱不,借点,我这现在有点难处,完了过几天给你,到时候多给你点也行,就是现在太难了,实在没招了才问问你”。
思考再三,我没有借。因为我想到了发生在单位的一个借钱不还的故事,我们单位之前有一个在后台部门就职的同事,工作平时与各个部门主管互相交流工作业务流程,人脉算是比较广的。
听说有一段时间,该同事向平时交流的主管一一去单独借钱,每人金额一两千。后来该同事离职了,钱也没有还,发微信不回,电话由打通不接,到关机,再到打不通,最后是空号。就这样,主管们借出去的钱,永远要不回来了。
我也只有向我借钱的女同事的微信与手机号,她的家在哪里?我也不清楚,如果借出去的钱遇到这样的情况,那借出去的钱就打水漂了。
我也能理解,同事、朋友之间,难免有困难的时候,但是,这个时候需要衡量对方在自己心中的份量,看与对方关系铁不铁,对方人靠不靠谱,平时为人处世怎么样等。
如果对方值得我们借,而且对方人不错,那么能帮多少就帮多少,如这时候自己有余钱,就会借的。
但是,离职后的同事,平时也没有联系,突然来借钱,那没有必要借。
同事之间的关系从某一方离职开始就连好朋友都算不上的人,也不够了解同事,这种情况借钱不还,将来找不到人的。
离职的同事找你借钱,你会借吗?我不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