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伴’让我想起高考前的那几个月,奶奶陪伴着我一起考上大学。我们俩在学校旁边租了一间小屋子,带有一个小厨房。小屋子里有两张床,大的那张床是奶奶的,小的是我的。
正值酷暑,天热得难受,奶奶以前在老家呆久了,不习惯城里这么热的天气,因此我找了这么一个墙上长满了爬山虎的旧房子。虽然外面火烫烫的,但是一进屋就能感觉到凉爽的微风扑面而来,还是挺凉快的,。奶奶很喜欢这个房子,有老家的味道,而我喜欢奶奶陪着我的日子。
那几个月的早晨里奶奶每天都早早地起床,锅里熬上了粥,等我迟迟睡醒,她还会煎上两个鸡蛋。喝着粥,配上鸡蛋,从来没有发觉这样的早餐竟然久久回味。
吃完,我就去学校了。她一个人走到附近的菜市场上,买好中午的菜,这些菜里都是我爱吃的,有西红柿炒鸡蛋,红烧肉。以前打电话的时候,奶奶总是惦记着我吃好的,说这样才有力气听课,别饿坏了身体。
等到下午空闲时候,她常常一个人在院子里,静静地坐在小木凳上,一坐就是一下午,盼望着我回来。
上初中的时候,我在市里头上学,奶奶住在老家,一年里暑假的时候才能回去看一趟奶奶。每当我提着她爱吃的八宝粥回来,我总是远远地叫着奶奶的名字,那时候,她耳朵还很灵的,很快就踉跄地从屋里出来,站在院子边上应着:回来了,回来就好!
一转眼,好几年过去了……
高中学校其实离房子只是隔了一道墙,只不过需要绕一下才能到学校,所以就显得有些远了。每次我去上学的时候,奶奶都会送到我门口,依偎在门口,远远地看着我,直到消失在她的视野里,她才准备回去。
有一次我转过头,一眼就望见奶奶依靠在门口的青苔的墙上,眼神是模糊的,嘴里说些什么。忽然,感觉到有股酸酸的味道,发现奶奶老了许多,额头上长满了皱纹,原来还有一点黑色的头发也渐渐发白了起来,这些年里松动牙齿也差不多掉光了。
刹那间,两行热泪从眼缝里缓缓地流了下来。
每次吃肉的时候,奶奶嚼不动,只能用手撕开,然后慢慢的送入嘴中嚼着,嚼了很久才咽下去。
以前不懂事,吃饭的时候看见奶奶费劲地用手去撕着肉,而不用筷子总会嘟着脸嫌弃她:奶奶,这样很不卫生呀。他总会和蔼笑着对我说:奶奶年纪大了,嚼不动了,以后只能用手吃饭了。
晃眼间,已经过了好些年了,奶奶回到了老家的老房子,依旧守候着着门前的那片院子,怎么劝也不肯去城市里。
她总是说城里热,没有家里凉快,舒服。其实我知道,我们毕业后在外头工作很少回家,城里头没人陪她说话聊天。
她就呆在屋里头看电视,洗洗碗,洗洗衣服,慢慢的,觉得还是家里好,至少还有几个老人坐在村头一起说个话,坐上一晌午。
奶奶已经88岁了,快90岁,仍然一个人在老家过着日子,烧柴做饭,能够说得上话也只有她养的几只母鸡。
突然发现我已经两年没有回过家了,要不是奶奶陪着我度过那段日子,可能考不上大学。
陪伴是一种无声的爱,一生中有几个人能够陪在你的身边,默默的爱着。说真的,没有几个人!所以愿你们珍惜眼前的那个人,去回报,去感恩,趁现在她还在身边,请用你的行动答谢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