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文化经典国学经典国学文化
道德经(六)>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

道德经(六)>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

作者: 巨山寺 | 来源:发表于2020-03-08 13:08 被阅读0次

是以圣人居①无为②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③而弗始也,为而弗恃④也,成功而弗居⑤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⑥。


【注释】

①居:动词,担当、担任。引申为为“行”(“行不言之教”中的“行”)

②无为:宗旨可以解为:无杂念,静心、安心做事

③作:动词,发生,产生,创造

④恃:依仗,凭借

⑤居:动词,位居,居于。与①居不同

⑥去:动词,离开,离去


【感悟】

<感悟源于作者本心,不含学术分析>

这两句话比较难解,主要难在“无为”,因为历来大家对“无为”都有争议。所以今天我会多说一点。

很多人认为无为就是“放下,什么都不做”,推翻这个太简单了,不用任何论述。还有一种说法是“顺应自然之道,不加干预,任其自由发展”,这种说法也有问题的,就连庄稼,如果顺应自然之道,不加干预怕是都不能有好收成的。何况通常说的“无为之治”,试想,如果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甚至到一个家庭,每个成员都任性妄为(不加干预,任其自由发展必然会任性妄为),那么亡国破产家庭分裂近在咫尺。

所以我理解“无为”是抛去杂念,静心做事,与“行不言之教”结合起来就更加通顺,“无为之事”便是“不言之教”,这一点在很多育儿理论中也被提及:要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得成为这样的人。再结合后面的“万物做而弗始也……成功而弗居”,其实讲的都是秉持“匠人”精神专注于做事,而非居功自傲、凸显自己。一句话:干,就完了。

最后一句话总结:只有做到无为而为,那么才是圣人,才能不可或缺。

题外话:每个人都可以是“圣人”,只要在自己所在的角色(在不同的环境中觉得不同)中,拂去杂念,一心做事,那么终究可以成为限定时间限定空间内的“圣人”。比如在公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不偏不倚静心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做到极致,那么你就是不可或缺的,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投机之人,这个时候就要坚定自己,矢志不移(可参考昔日随笔:端正自己,“罔顾”他人)。

<上一篇         查看专题          下一篇>

相关文章

  • 道德经(六)>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

    是以圣人居①无为②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③而弗始也,为而弗恃④也,成功而弗居⑤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⑥。 【注释...

  • 《道德经》马王堆出土帛书甲乙本,续第二章,和渔人一起学习进步!

    【茗月网创】续《道德经》第二章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正式因为这样,圣人在针对处事方面就采取了“无...

  • 微词

    最近阅读《道德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对此颇有感触。 关于无为之事,以前我表达过自己的看法,引用佛经...

  • 怎样才能做到“无为”呢?

    无为的思想,源于《道德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早期道教以...

  •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何谓: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是以:所以说 圣人:开悟之人 处:永远处于 无为:没有...

  • 从《道德经》中解读财富十四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德经是讲给圣人、王公的,是帝王之学,这里的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说...

  • 养成学习好习惯,像日更一样的

    “无为”是道德经的核心。 主要分别讲了做人.做事,怎么做成事。比如下边这句: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 功成弗居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 感悟道德经024:无为不言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辞,第02章,大意说:圣君要做无为的事情,推行无言的教化;多做于己无利的...

  • “居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之感

    此句乃《道德经》第二篇中的一句,原句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说到“无为”,很多人将“无为”理解为无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六)>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jcl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