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
常说这4句话,让孩子拥有人生掌控感

常说这4句话,让孩子拥有人生掌控感

作者: 慢慢学说话 | 来源:发表于2020-09-21 23:10 被阅读0次

2019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大约每五个青少年中就有一人正遭受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在15至19岁的青少年群体中,自杀已经成为第二大死亡原因。青少年自杀非常令人痛心,但自杀的原因并不是妈妈骂了一句,爸爸打了一顿,同学欺负了或者老师训斥了这类急性压力,自杀更多的来自慢性压力。

很多家长“以爱之名”坚持帮孩子操办一切,从做作业、报兴趣班到看什么书、交什么朋友,再到考大学选专业,都是家长说了算,孩子对自己的人生失去掌控感,或者说就从未建立过掌控感。长期处于慢性压力中,导致出现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是自杀的悲剧。

《自驱型成长》告诉我们,只要父母常说这四句话,就能帮助孩子建立掌控感,打造健康的身心。

你特别懂你自己,你是你自己的专家。

先反思下,父母工作了一天一身疲惫的下班回家,刚进门,就被孩子问及:今天在单位工作表现怎样?老板有没有批评你?你工作中有没有偷懒玩手机?你今天的工资奖金是多少,是比别的同事高还是低?这当然很滑稽,但是这些类似的问题不就是我们经常问孩子的么?孩子希望与父母沟通,但是不希望被挑剔说教。他们希望和父母分享学校里发生的轻松的事情,希望和父母探讨感兴趣的话题,希望听一听父母分享工作中的感想,他们希望被平等的对待,而不是被当牵线木偶按父母的意愿行事。常说这句话就是告诉孩子,他们通过锻炼实践能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擅长什么,知道什么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和满足。当父母的要抱有宽容之心放手让孩子决策做一些事情,此时惊喜就会一个一个地冒出来。这里面最核心的就是需要父母调整眼光,多发掘孩子的优点,多看到孩子的进步,不要总是挑毛病。罗森塔尔效应说到,我们期望孩子成为什么样,孩子就会长成我们希望的样子。如果父母总是不放心孩子,孩子就会成长为一个不让人省心的人,如果父母相信孩子能够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孩子就会成为一个能干的人。

你的脖子上长着你自己的脑袋

今天女友向我吐槽,说爸爸陪娃学习的结果就是上课连书本和试卷都没带,把爸爸连同孩子一起指责了一番。我就觉得奇怪了,写作业收拾书包这件事本来不就应该是孩子的事情,爸爸有必要提醒么?想必女友在家陪娃习惯了一切包办代替,使得自己苦不堪言,孩子也就习以为常,把本该自己承担的义务“甩锅”给了妈妈,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学习不自觉的孩子,需要父母的监督。

有很多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后就厌学了、放纵堕落了,为什么?因为他们考入名牌大学的目标是父母给他们确定的,并不是自发对学习的热爱对未知的探索。既然目标已经完成了,他们内心就空了,就慌了。父母需要放权,应该把孩子的权利和义务都还给他们。常说这句话就是告诉孩子,他们有权利选择什么时候写作业,用什么样的方法完成作业,有权利选择上什么兴趣班。家长不要怕放权后孩子会不学无术沉迷游戏,求知欲和上进心其实是人的天性,家长真心诚心的相信孩子有独立自主、判断是非的能力,孩子也要学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这是他们成长的必经之路。

你想要让生活中的一切都有条不紊

家长缺乏对孩子的信任,对自己管教孩子的能力又过度自信,认为把决定权交给孩子,没有家长的盯梢,孩子就会为所欲为、大闹天宫。有些朋友在工作时都念念不忘在家写作业的孩子,抱怨孩子不自觉、写作业磨蹭、玩游戏上瘾,其实写作业本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他应该有权利也有能力安排好。这个道理其实在玛利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里面也讲到了。孩子的秩序感是天然就存在的,在婴幼儿时期就能对无秩序的状况表现出抗拒和不满,这种敏感度到儿童时期发展到高峰,表现为他们对东西要放回原位的近乎偏执,而这种天然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智力的发展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通过被教授、自发努力和艰苦研究的过程来按照成年人的方式重新建立。所以我们要相信孩子想要建立起有秩序的生活是出于本能,常说这句话可以给孩子强烈的心理暗示,让孩子知道他们既有意愿也有能力做到将自己的学习生活管理的井井有条。

我不能因为爱你就放纵你的决定,因为你这个决定实在听起来不靠谱。

《正面管教》中提倡的教育方法就是温柔而坚定,坚定的正是管教的边界。常说这句话就是帮助孩子设立好边界、建立安全感,边界以内孩子可以放飞自我,而边界之外不可触碰。青春期后,有很多孩子就慢慢的和家长疏远,不愿意沟通,对家长的说教唠叨非常抗拒。其实这个时间段的孩子是很孤单无助的,他们身体的发育快于心智的发育,由于经验的缺乏,面临很多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希望得到父母的帮助。但又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应该再和小时候一样被父母说教唠叨,所以他们不停的推开父母,这也是对父母的试探,试探父母对他们的爱是不是无条件的。如果小的时候,父母能够帮孩子建立好边界,明确好原则,孩子在边界内的事情自己决定处理,在安全范围内充分锻炼能力,也通过实践巩固边界的稳固性,孩子在初入青春期后,就不至于慌张失措,遇到新的问题也能冷静理智的判断,不至于犯什么大错。

纪伯伦说过: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由生命本身的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常说这4句话,让孩子拥有人生掌控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qi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