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的两个人,都具有“真性情”的人。
一、傅鹰
傅鹰是北大化学系的教授,生性“大不吝”,有什么说什么,耿直坦荡,全然不管会对自己产生什么影响,在“反右”运动中逃脱一节,到文革中却是收到了“批斗”。即便如此,他在受批斗的时候,自然乐观又坦荡,甚至有点小“不在意”,因为他居然还有“闲情逸致”去看别人批斗牌上写的什么,真真一个耿直可爱的人。
二、容庚
这个人,比傅鹰还“真性情”。他说“生财有大道”,被别人误认为是走歪门邪道,可其实上是说“他眼光独到”。为什么呢?他总能把别人“眼神儿不好”落下的青铜器、字画,以非常便宜的价格买入,再以十倍的价格卖出,这样为之“大道”,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同样的“乌龙事件”还发生在他和助手曾宪通全国跑去为自己的《商周彝器通考》收集资料时。他进各地宣传部就喊“我们到党部来报道”,这样的说法,在当时是要“犯错误”的,可是他每次被提醒了,下次接着这样喊。外在形式的东西,他总是不屑于妥协,这从他“不批判孔子”的行为里,也可以看到。
他的“真”,对别人,也对自己。别人“批判他”,他不以为然,还要帮别人说话;人家夸奖他他却说“过去你们批判的容庚,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坏,现在你们说好的容庚,实际上也没那么好”,真是让人为他的耿直汗颜。
民国风度,“真人,真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