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真善美之我见读后感

真善美之我见读后感

作者: 小葡萄0706 | 来源:发表于2018-11-21 22:18 被阅读46次
真善美之我见读后感

真善美,这三个字听起来让人感到生命的阳光与柔情,想到童话故事里的真善美。

可是真善美到底是什么?

百度一下,是这样解释的。

真是真实,比如每个人都希望知道真相。

善是真诚引发良知而做出对别人有益而适当的行为,良知每个人都有,但是未必起作用,所以需要真诚的力量来引发。防范邪恶来保存内心的真诚。

美,从感知或情感出发,比如艺术美,情感美。

之所以有真善美这三种人生价值,作者的观点是,生命本来是无意义的,但是为了获得力量所以构建出这些价值观念来赋予生命意义。人类通过追求这三种意义从人类的枷锁中解脱出来。对于高尚品德的追求让人类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了意义。

作者认为真就是有许多道德品质的真理,比如勇气、荣誉、和精神独立。真理再三这种的地位不高,因为人们为了满足自我实现,无视真理。现实中很多人其实不清楚的认识到真理到底是什么。人类往往牺牲真理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只不过是将真理的声望强加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之上,并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自负之心罢了。

而美的地位要高一些。作者认为美独自赋予生命以意义。美和艺术紧紧相连。艺术是人类活动的最高成就,它对于人类的苦难、不休的混乱和令人沮丧的人性的挣扎都做着最终解释。

美好的事物让人注目和钦佩,让人获得满足感。因为它门不完善所以会让人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如果太完美反而让人产生厌倦的沉思。美丽是山之顶峰,到达之后发现其实那里的风景没有什么特别的。完美是无趣的。不完美才是让生活完美。

人们往往把美的对象指向物质对象。这让我们对美的认识很肤浅。关于美的判断没有永恒的定论。人们对美的判断因存在时代不同而有不同的认识。通常人们谈到的是美的本能,审美起源于人类的表达的本能,过剩的精力和一种绝对又神秘的直觉。作者却认为美学绝不是一种本能是一种身心合一的境界。美学和性本能有关系,具有绝佳美学品味的人在性欲方面通常由正常化走向极端化甚至病态化。

美好的事物之所以美好,是因为他们让我们想起了那些我们热爱的物人或地方。让我们在其中找寻到慰藉和力量。能让人获得力量从人性的束缚中获得解放的幸福感。精神上感到超然。和愉悦。还可以从中寻求庇护,汲取新力量面对邪恶。美的艺术教会人们谦逊、容忍、智慧和慷慨。艺术的价值不在于美而在于正确的行动。

作者很鄙视那些将对艺术的沉思和欣赏作为生活主要事业的人。因为他们虚荣而自满,不善于处理生活中的事物,却鄙视那些谦逊工作的人。还认为伟大和有意义的艺术,是可以为所有人欣赏的。

好的艺术作品会给我们以美的战栗,时刻激励我们创作出更多的作品。如果艺术不仅是自我沉醉和自我满足的话,它必将磨砺你的性格,同时引导你做出更为正确的决定。

真和美都不算作人生的内在价值。

至于善,作者将善和爱相提并论。爱这个字眼所带来的联想,要比单纯的善良所带来的感受更让人激动。爱有性爱和仁慈的爱。人生最大的悲剧不是肉体的消亡,而是停止去爱。爱怜建立在习惯、利益关系、生活便利和陪伴的需求之中,它是一种舒适而非激动的感觉。爱得双方会变化,爱也会变化,,变心是人类本性的自然效应。会变成爱的枷锁。

而仁慈的爱不想世俗得爱那般短暂,在仁慈的爱中,性本能得到了净化,它赋予这种仁慈的爱以温暖和活力,这是所谓的大爱吧。仁慈的爱就是善中较好的一面,它让善中某些严肃的品格多了几分温厚,从而让人们能够更容易践行自控、耐心、自律和容忍这些品德。

作者崇敬普通人的善意,小小的善意行为更让人感到敬佩。即使是伟大人物,对他们表示敬意也不要神话他们。

愿我们被善意以待,被世界温柔以待。

人之初,性本善。但是人有时候为了生存,会没有道德底线地作奸犯科,导致社会秩序被破坏,人们不能正常地进行日常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以法律的设定是从人之初性本恶的基础产生的。

而人们追求真善美这种美好的价值观,不仅成全了自己,也成全了别人。因为追求真善美,问心无愧,在精神上得到慰籍与力量。因为追求真善美,让自己更自律,不伤害别人,谓之道德,谓之真善美。如果这个社会人人都崇信真善美,那会是个文明的社会。西方文明开始得早,文明程度相对高,不排除有素质差的人,但是普遍都是有礼貌且遵守个人边界的。

罗杰斯说过,一个人最好是能成为自己,而成为自己的人是道德的人。

康德也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让我终生敬畏,一是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是内心的道德律。

真善美的价值观让人们自控,杜绝欺骗杜绝假意,杜绝伤害。

而在真善美三者中,作者花了比较大得篇幅来说善。他说很多事物都配不上崇敬的情感,唯独当遇上真正的善时,内心便会有一股油然而生的崇敬。即使那些善良者只是普通人,也不聪明,但是他们也值得敬佩。

心安便是坦途,真善美的自己也会会感到心有所栖,因为真善美,无愧于天地良心。即使真善美本来不是人生的原因和意义,但是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自己的灵魂得到了救赎。即使生活里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险恶事情,善良虽然算不上一种挑战,或者一中回复,至少是对我们自我独立的一种确认。这善良是幽默对命运荒唐和悲哀的一种反驳。

善良可以达到尽善不让人觉得厌倦,比爱伟大,善良的光辉不会随着时间而退淡。

如今的社会有些人为了个人一点利益,一点钱,不惜牺牲别人,变得冷血无情,突破道德底线,罔视社会的主流道德观,把自己的自尊葬送,变得自私自利,最终走向罪恶的深渊。可能并不是真的十恶不赦,但是午夜梦回时总会被惊醒,寝食难安。也有人根本不自知,仍然是我行我素。宣扬真善美的价值观或许可以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些真情少一些假意。

毛姆的真善美之我见,字里行间散发着人性的善,因为他崇敬那些谦逊工作的人,赞美着善良的普通。眼里不是只有那些只是在高堂里欣赏艺术的人,他们不懂的生活的真谛,因为生活的真善美就是体现在普通人的行动中。世界上的伟人纵然使人敬佩,因为他们创造了奇迹,创造了不朽的作品,但是伟人也只是有少数的几个,于几十亿的人口中是闪耀的星星,但是其他的善良的普通人也值得人们崇敬,只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坚守了真、善、美。

我们内心对自由充满了无比的渴望,但是真正的自由是建立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才谓之真正的自由。就像毛姆所说的,生命的美别无其他,不过顺应天性,做好分内之事罢了。

相关文章

  • 真善美之我见读后感

    真善美,这三个字听起来让人感到生命的阳光与柔情,想到童话故事里的真善美。 可是真善美到底是什么? 百度一下,是这样...

  • 唱一曲老歌,彰显真善美之光

    唱一曲老歌,彰显真善美之光 ——《华原春梦·烈风》读后感 文/高改荣 《华原春梦·烈风》是《华原春梦》系列四部曲之...

  • 分享:《十日谈》薄伽丘

    读后感: 他们说《十日谈》谈尽了兽性的人的假丑恶,谈尽了精神的人的真善美。 人的天性,被薄伽丘光明正大的暴晒于阳光...

  • 纸质书VS电子书之我见

    纸质书VS电子书之我见 ...

  • 推荐‖罗明东-小学语文分层分组导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分层分组导学之我见 ...

  • 《朝花夕拾》阅读整合(二)

    写作三:《朝花夕拾》写作特色之我见

  • 真善美

    在一个寒风刺骨的早上,我和妈妈很早就起床去买菜,因为太冷了,我和妈妈在小吃街的一家餐馆坐了下来。想点一碗酸辣粉...

  • 真善美

    在生活中,工作中,你肯定是会遇到听到或者见过这个的三个字“真 善 美”,你很熟悉对吧,可是,你有没有真正的思考,...

  • 真善美

    哲学求真,宗教求善,艺术求美。

  • 真善美

    不想变成自己讨厌的人 看电影看什么, 搞笑片,让人开心, 动作片,刺激人的高管 战争片,让人体会战争的残酷 但是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善美之我见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sih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