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唐诗“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近有,“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些诗词不仅很直接的表达了心中所想,还有着一股子“狂”味。“狂”里又有豪气和对未来的自信。

谈起古代,给人感觉就是压抑、被压迫、传统、保守的。却不知古诗里的人们却显得比许多现代人都更自由自在,过的生活也更为舒适。古代诗人在诗词歌赋里忧国忧民,或是为自己怀才不遇而愤慨,又或是诉尽世间情苦。家、国、事业、秀丽山河都被诗人写进了诗句中。更有趣的是在读一些悠闲归耕的田园诗句时让我想到了宫崎骏的动画片。虽说承载物是文字与动画的 区别。却都是情感饱满丰富,画面感强,也都有着只可意会的情境。
谈到这里好像扯得有点远了,这也只是最近在读《少年安得长少年》时联想到的一点东西。

作者陈舞雩是陕西的本科在读生。是掌阅的签约作者同时也经营着公众号。从他所传播的知识类型来看,他的兴趣范围其实挺广的,不仅限历史、传统文学。他的另外一本介绍孔子生平的书《孔子,人生不苦旅》其实在去年也有读过,只是遗憾当时搬家东西实在太多不能把它带走,只能送人。好在把它给朋友之前看完了。现在手里的这本《少年安得长少年》跟《孔子,人生不苦旅》整体文风还是有差异的,后者虽说是在讲孔子,却要逗趣一些,有些点看起来就像是作者在跟读者开小玩笑,让人在读传统知识类书籍时不显得那么沉闷。
《少年安得长少年》是由12个小故事组成,其间插入了不少古诗,再结合历史谈到了各位诗人,也就是这本书的筋脉所在了。其实12个故事,作者是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叙述的。在作者看来这是12个故事,也是12种人生。直到翻完这本书,我却恍然想起第一页的一个“丧”字。书中的那么多首诗,绝大部分都给了“苦”与“伤”的体验。,也包括那些故事。从古代到现在,不论是历经了多少个百年,人与人之间或许发生的事有所不同,但情绪的变化一直是相通的。那些诗人有感而发的作品,配上现代人的灵魂里依然贴切。

没有了学生时期的读诗压力,再让人拿起唐诗三百首,一首一首的去读,去做赏析,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作者的这种呈现方式,学生当做课外读物不会那么枯燥,也很符合大人的阅读习惯。
(在前面书输作者名字的时候,好不容易把“雩”拼了出来,又不小心删了,这样反复两次本来陌生的字也记得了。我想这也是读书的乐趣之一了,发现也学到了不少没见过的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