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大家说的最多的可能是战略,同时,我们最不理解用得最差的也可能是战略。
今天我们随便聊聊我所理解的战略。
一, 战略是什么?
大多是人认为战略是务虚的,都是高层应该思考的事情,其实非然。 我们的可以从不同的维度理解:
1. 战略是做选择,是取舍,选择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放弃不做什么,而不是看到什么事情都想上,否则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暴病而死。比方说现状大多是互联网企业,在产品还没做好的时候,都盲目去做生态。 其实,等失败了,回头审视,就会发现,他们犯得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在能力和资源配不上自己野心的时候,盲目扩张,以大为王,以全为网。殊不知,有限的资源摊子铺得越大,单点抗风险的能力越差。一点失败,肯能全盘皆输,唉,都是没有取舍,没有明确的战略害的。
2. 战略是规划,是打法,谈的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和路径。如果没有这个的战略,就真的有点虚了。这里要根据战略目标,结合市场前景,自己的现状以及竞争对手的已经有的和将来可能要有的举措,规划出各种资源的需求准备,已经各种资源ready的程度。资源不足情况下的不就措施,在这种角度上,我们可以理解为战略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经营目标,资源的规划行为。
3.战略是平衡,企业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尤其加上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复杂的系统网状的系统叠加在一起,会使这个系统变得超级复杂。我们很难在结果层次上取得单点突破,要想维持持续竞争力,我们必须好内外平衡,以及目的和手段的平衡。比方说BSC强调从四个维度进行平衡: 财务,客户,流程以及成长(资源), 这里财务和客户是结果,流程和成长是手段。
战略的制定是始于客户需求到客户满意结束,尽管都是客户,他们的需求差异还是蛮大的。我们现状分四种情况来探讨客户的价值主张,各位采购经历人,也可以对着镜子分析下自己的价值主张:
1. 价格敏感型客户,或者是希望总成最低的客户。比方说,顺风车乘客,他们关注的可能就不是服务,甚至可以不顾风险。 对这类客户,大家通产的做法就是放弃客户服务,或者把服务放在第二位,你不能选择车主,比方说年龄,性别以及车型等。 甚至会让你长时间等待,然后帮你寻找周边最经济的资源。
2. 价值关注性客户,或者是有追求的客户,不是把我从A点送到B点那么简单,由于价格的不同,提供的服务也自然不同,不妨说最差的有优享司机,这里滴滴也做了些动作,以保证服务,比方说,对车型和车况的要求,可能会比顺风车或者快车稍微好一点。比方说,要求司机不能和客户主动攀谈啊等。甚至还有专车等,那样无论是硬件还是服务都是最好的,当然价格也是最高的。
3. 提供解决方案,我不知道滴滴现状有没有这种服务, 比方所,提供专业的企业服务,根据您的用车频率,规格帮您规划最优的出行方案,甚至提供企业账号,可以后付费,比方说企业月结,甚至对每个人的出行费用的预算进行监控。对通过大家的出行路线,时段等协助企业改善,降低总体成本。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