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和家庭系统整合

我和家庭系统整合

作者: 故事疗愈师宋晋 | 来源:发表于2019-03-14 23:14 被阅读0次

2017年3月我第一次参加了司达老师的家庭系统整合工作坊,那也是第一次见到司达老师。

之所以参加这个工作坊,一方面是我对家庭系统整合这个分支学科很感兴趣,在参加过一次有心学堂组织的沙龙后,觉得这个学问神奇到不可思议。

另一方面是我决定要做一个专业的助人工作者,在此之前我参加了萨提亚、儿童情商、正面管教等课程的培训,考虑到费用的问题,我在心里就衡量,从此我只参加从书本上学不到、必须到现场体验才会有收获的课程。于是报了名。

那次的工作坊很逗,早答疑时我和所有第一次参加课程的学员一样,向老师提了一堆质疑的问题:代表的感觉会不会不准?代表从云端下载信息的时候会不会有误,或者代表自己理解、表达的有误?

司达老师很酷的说,不会。

我还是觉得这怎么可能,也太扯了吧。

接着司达老师向大家讲解了海岛理论——我们每个人从海平面上看上去都是一座座孤岛,但是在海平面下,我们的大陆架都是彼此相连,比如我们有很多集体潜意识(它反映了人类进化进程中的集体经验,比如在中国很多人都会不自觉的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

因为相连,所以我们是能够感受到彼此的能量、信息的。只是当人类试图用有限的认知去解释无限的外部世界时,变得好像难以理解。

听完这些后,我将信将疑的上了两天课程,第三天时我请司达老师帮我做了一个关于金钱的个案。我的议题是:我和金钱的关系,我为什么还没有赚到钱。

当时,司达老师在地上扣着摆放了几张纸,上面分别写了几个年龄段,让代表我自己的那个代表站在上面去感觉。当代表停在某张上面时,说踩在上面感觉不稳,其他几张都还可以。老师翻过来一看,写的是0-3岁。

接着老师说:这就对了,你还停留在0-3岁的年龄,需要别人为你负责,谁敢把钱交给一个无法为自己负责的3岁小孩。

我听完一头雾水,表示很不服气。

我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小我4岁的妹妹。从小爸妈就说我很懂事,我自认为自己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在职场都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并敢于接受挑战、抗压力强的人,我不光对自己的工作很有责任心,而且手底下还带了一个几个人的团队,从小到大大家对我的评价就是很有责任心。这会我怎么就成了一个无法为自己负责的3岁小孩了。

我一脸狐疑,无法相信现场的呈现。

老师又请出我母亲的代表。我自己的代表在母亲的代表一上场后,两个人就抱在一起,显得很亲密。

我又觉得诧异,我说:老师,不对啊,我妈明明很强势的,从小对我管束很严,并且她走路时从来不让我挽着她的胳膊,她说她就喜欢一个人走,挽着她胳膊她嫌碍事。所以,从小我就觉得自己和妈妈不够亲密。

老师说:这也不能代表你和妈妈就不亲密了,现场已经呈现出来了,“你”和“你妈妈”都紧紧抱在了一起。

当时,我完全不能相信,心里嘀咕——估计我这个个案老师是做失败了,不准。

正当这时,老师说了一句话,彻底击中了我,他说:去吧,回家好好跟妈妈撒撒娇吧,你还没有撒够娇,还不想长大,等撒够娇了,自然就成长了,当你真正成为一个成年人能够为自己负责时,金钱才会来。

当我听到“撒娇”这两个字时,心突然一颤,内在一股委屈的能量喷涌而出,我想流泪,但立刻我又抑制住了这股能量,仿佛这样就可以倔强地向外界证明——我很强大,我不该这么不懂事的向妈妈索爱。

长久以来,我在妈妈面前的人设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的小女孩,我跟妈妈的互动模式使我做不出来任性、耍赖、撒娇的样子。

我非常讨厌“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句话,因为在小时候妹妹就是那个我认为“会哭的小孩”。我时常觉得不公平,为什么越会哭就给的越多,我不服气,也不屑于这么去做。

“撒娇”这个词在我心中太重了,既是我不屑于的,也是我内心无比渴望的,因为那代表妈妈无条件的接纳和宠爱。

那个时候我这个“铁娘子”在经历了十四年婚姻后也早已不会向老公撒娇。我对老公充满了指责和抱怨,埋怨他为什么不能在家多干点活,指责他总是作息糟糕,晚睡晚起,自己对自己的身体都不负责,还怎么对我和孩子们负责。

在那个时期里,我整个人充满了“戾气”。那会我很少照镜子,甚至很讨厌照镜子,觉得镜中的自己一脸怨妇相。

个案结束前,司达老师教给了我几招如何向妈妈撒娇的方法,并告诉我,只要看见就会慢慢启动,一切都已经印在你的脑海中了,潜意识已经开始做功,。

回到家里,一连好几天我都在想着“撒娇”这个词。我回溯着整个案子,很佩服司达老师,不知道他是如何分析、做出判断,然后又“毫无征兆”但又精准无比的抓到“撒娇”这个词的。

既然抓的这么准,我也权且相信所有现场排列的呈现都是真的,尤其包括我和妈妈很亲密这个画面。

相信这个对我来讲有重大意义。

我一度觉得妈妈爱我不如爱妹妹多。妹妹会撒娇、耍赖,而我不会,我感觉自己和妈妈在心的距离上很疏远。

但因为我要去相信这个画面,要去臣服现场的呈现,所以我开始仔细去回想过去发生的那些事。原来,从小到大,我放学回到家就会把在学校发生的大事小情嘚不嘚的讲给妈妈听,工作、结婚后也会把自己和老公的矛盾、事业的困惑都讲给妈妈听,同时,我也很喜欢妈妈认真地听,并且帮我分析或者和我一起吐槽的样子。从这个角度讲,我确实跟妈妈非常亲密。有什么开心的、不开心的事都想第一时间与妈妈分享。

由于“回家先找妈妈撒娇去吧”这句话时常在耳边响起,就好像把我的能量锚定在某个状态了一样,慢慢地我内心和妈妈的联结状态开始改变。以前对妈妈的一些评判我很排斥不愿意听,但从来不明着反对,因为之前我和妈妈的沟通模式一直就是这样的,内在不同意外在却表现的很顺从。这之后,我慢慢开始试探着用自己的方式与妈妈争辩。这在以前的30多年里是从来没有过的。

就这样,不知不觉我度过了不敢向妈妈“撒娇”这个阶段。

当能量不再这里纠缠时,我就可以集中精力来做我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接下来的两年里,我和心理学同学一起创办了静心沙龙,带领了100多场线下的读书会,每个月开展一次线下的主题沙龙。同时也感觉到金钱的能量慢慢开始充盈起来。

在最近的一次司达老师的课程中,看到“我”和“金钱”紧紧地站在一起,而且“我”的代表喊出了“我就是钱本身”。经过两年的学习成长,我终于长成一个“成年人”。

爱在哪,钱在哪,爱越多,钱越多,钱都是追着爱跑的。

家庭系统整合这门学问相信“爱一直都在,只是未被正确表达”,它教给我们如何发现盲目的爱,如何将盲目的爱转化为觉醒的爱,如何回到自己、相信自己,如何看待自己。

我,是一切系统的核心,先爱好自己,为自己承担起一切责任,然后再爱好家人,然后再去爱这个世界。

爱,是一切的答案,带着这种清明心创造成功、快乐的一生。

相关文章

  • 我和家庭系统整合

    2017年3月我第一次参加了司达老师的家庭系统整合工作坊,那也是第一次见到司达老师。 之所以参加这个工作坊,一方面...

  • 家庭系统整合(四)

    7月份我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跟随罗秋兰老师“系统整合”空中学堂学习了家庭系统整合的初级知识。二十来天线上课程的学习,...

  • 家庭系统整合(五)

    7月,我做的极有意义的事情:跟随罗秋兰老师“系统整合”空中学堂学习家庭系统整合。二十多天线上课程的学习,罗秋兰老师...

  • 家庭系统整合(二)

    7月份我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跟随罗秋兰老师“系统整合”空中学堂学习了家庭系统整合的初级知识。二十来天线上课程的学习,...

  • 家庭系统整合(一)

    7月份我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跟随罗秋兰老师“系统整合”空中学堂学习了家庭系统整合的初级知识。二十来天线上课程的学习,...

  • 家庭系统整合(三)

    7月份我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跟随罗秋兰老师“系统整合”空中学堂学习了家庭系统整合的初级知识。二十来天线上课程的学习,...

  • 家庭系统整合(六)

    良知与清白感 《孟子·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 “确保我们走...

  • 家庭系统整合(七)

    —— 创伤 创伤是未完结的事件,在人的身心层面留下的痕迹。它要从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来着手。决定创伤的不是经历的事件...

  • 家庭系统整合(八)

    系统整合的“可为” 与“不可为” 任何学问都有边界和有限性。系统整合也不例外。 系统整合的目标管理,分为对当事人和...

  • springmvc和mybatis整合

    springmvc+mybaits的系统架构: 整合思路: 第一步:整合dao层mybatis和spring整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和家庭系统整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swh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