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的主角呢。是犀飞利旗下的一款钢笔“犀飞利,主编”。
说起犀飞利钢笔厂呢,大概是在91年前的钢笔厂,它当时推出了一款流线型的钢笔犀飞利“平衡”。以前的钢笔几乎都是圆柱体,


在几十年的时间中犀飞利就似战士一样和圆珠笔进行着较量(圆珠笔发明于1943年)
犀飞利呢,推出了很多新奇的上墨方式,就我目前所知的,就有“TD,潜艇 ,侧拉杆,”。
今天主要说的呢,就是“潜艇”上墨,这是犀飞利在1952年发明的上墨方式。
先看笔身

这支笔。本身还是比较小巧的。

打开笔帽,直接就看见了明晃晃的“钯银”胜利尖


胜利尖,相对于传统的开放尖,圆柱形的设计让笔尖具有更大的强度。并且胜利尖的笔舌相较传统笔舌也用了更大更多的鳍片,方便更多的墨水流入笔尖的内面。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在一般情况下让墨水具有更高的流动性,也让钢笔在高海拔地区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犀飞利在广告之中声称这种“回流”的设计能够让钢笔被带到任何地方,当钢笔不使用时,墨水便能够回流到笔杆之中去
接下来就到重头戏了,“上墨方式”。


看看图,有什么地方和现在的钢笔不一样的呢?
聪明的你,肯定发现了,笔舌中怎么还有东西伸出来?
这是导墨管,当时为了和圆珠笔进行抗衡,就发明了它,很方便的吸墨,并且吸完以后不用纸来擦笔尖,即便剩余的墨水很少,也可以方便的吸起来,是不是超级方便还节约呢。
就像战斗潜艇一样

吸墨原理

1:把尾部旋开,把拉杆拉出来。
2:将拉杆拉出,此时笔内的体积变大,压力变小。
3:把拉杆压下去,此时笔内的体积变小,压力变大,
就吸上墨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