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职场菜鸟成长记
6年后我才知道,职场上最重要的能力竟然是......

6年后我才知道,职场上最重要的能力竟然是......

作者: 4d6a7743b009 | 来源:发表于2019-03-20 22:02 被阅读1次

01

我不是985、211大学毕业,但很庆幸通过校招进入了世界百强企业。

在职场上,我曾经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坚信,只要办事能力强,就一定会得到重用。

我自认为学习能力、领悟能力极强,又勤奋、好问,入职不久,就被部门领导公开表扬是上手最快的新人。

我出身农村,家庭条件差,还有弟弟在上学,迫切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大限度的反哺家庭。所以我很拼,主动承担工作报告撰写,主动走进市场发现问题,提出建立系统优化流程,一个人提着电脑,下到区县召开一场又一场的商家培训会……

熬夜、加班、出业绩……但升职加薪,总与我无缘。曾一起参加面试、一起进公司的同事,已经升职成了我的领导!

关系要好的同事,都为我抱不平,说“为什么会做事的拼不过会说话的?”

从2015年至2017年,我情绪非常低迷、颓废,觉得自己已然使劲了洪荒之力,却依然在低段位徘徊。我怕参加公司聚会、同学聚会、朋友聚会等一切社交活动,觉得自己毕业多年却毫无建树,无颜见人。

当事业发展遇到瓶颈,上进心是最大的煎熬。

去年初,我去公司总部参加一个会议,碰到了我入职时的老领导,他如今已被提拔为总部领导。他只告诉我一句话: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产品是需要宣传的!沟通能力与专业能力同等重要!

老领导曾对我有过知遇之恩,在我心中,是我人生的贵人。他的话,有如醍醐灌顶。

归来后,我对自己六年的职场历程进行复盘、反省:

跟领导汇报工作,总觉得想了十分,最后只表达了七分。

接待饭局上,总不善言辞,无话可说,场面极为尴尬。

常常跟下级单位沟通,都觉得心塞,想立即挂断电话。

每次跨部门协调,都有种愤怒,恨不得拍案而起……

如果把自己看作一个产品,我这样的表现,断然得不到“用户”的认同。表达没有聚焦重点,条理不够清晰,不能形成记忆点,工作中带着情绪,工作效率低下,更影响职场人际。

而在我身边,犯类似错误的人,屡见不鲜。

成功的路并不拥挤,只是我们大多数甚至没能走进入口,而有的人却早早的拿到了通行证。

02

职场中很流行一句话:好好说话,你就成功了一半。

为什么在职场上,好好说话比好好做事更容易拔得头筹?因为说话是主动出击,主动去展示自己,去强化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影响力,而做事,则需要等待别人来发现、来解读。

罗振宇在《奇葩说》中说:职场,或者说当代社会,职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是表达能力!

他认为,职场最没有前途的人,叫反馈黑洞,你不沟通,你拒绝袒露你的信息,不管你多能干,你最后都会混得一败涂地。你没有沟通能力,你其他能力都归零。

你有一个好方案,却没有聚焦核心内容,回答上级关注的问题,领导只会认为你浪费他的时间。

你有一个好产品,却缺乏有力的表达,没有感染客户引起共鸣,,没有人为其买单。

纵然你作出了骄人的业绩,但你没有通过表达去强化这一点,很难持续在别人心里留在深刻的印象。

可以说,在职场上,表达能力是1,其他专业技能都是1后面的0,只有锻造了良好的表达能力,才能实现从1到100.

03

如何提升自己的说话能力呢?很多人将说话比喻为一门艺术,我不以为然。

如果是艺术,那只有艺术家才能创造,旁人只能观赏。事实上,说话是一项基本技能,既是技能,便有它的底层逻辑,人人都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掌握技巧。

曾经在网络上看到一段话:成功的人生,就是聚焦最关键、最大概率的思维方法、策略技术,然后简单重复,狠狠操作,直至取得震撼性的结果。

我是一个善于学习并且执行力极强的人,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我便刻意去改变。我学习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梁宁的《产品思维》,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也看过网络上很多关于沟通的技巧。

只要我们掌握了底层逻辑,并不断的实践,就一定会有效果。表达的底层逻辑,不外乎三个方面:

首先,最最最重要的是,要有产品思维。什么是产品?产品就是解决某个问题的东西。产品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求的。双方沟通的目的,一定是为了达成某种一致,解决某个问题的。产品是需要量身定制的,说话也一样。在说话之前,需要明确说话场景、说给谁听,他们期望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比如,我们向上级作工作汇报,首先得明确这个报告内容,能够解决领导关注的哪几个问题,这是这个工作报告唯一的价值。一定要说对方关心的内容,而不是自己想表达的内容。

在职场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基本是停留在角色层的,并不需要我们花太多的心思去洞察人心。比如我在工作中,一个营销方案是需要不同的领导进行签批的,分管营销的领导关注点是这个活动能够抢回多少用户,带来多少收入,分管服务的领导则会担心流程是否顺畅、用户体验是否良好,我会针对不同的需求点来分别完善方案内容。

第二,是要有结构化思维,进行清晰而有条理的表达。当我们明确了要说的目的、内容,接下来就需要组织语言,让逻辑清晰明了。

用金字塔原理来搭建逻辑框架,真的非常好用!

04

金字塔原则要遵从四项基本原则: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

结论先行是沟通的第一原则,首先要让别人知道你要说什么。比如汇报工作成果,那就先说成效,再说举措、问题、下一步计划、资源需求等。

而在中心思想上,要遵循TOPS原则:有的放矢、贯穿整体、掷地有声、言之有据。比如前面总结了取得的成效,后面的论点、论据就必须围绕成效的达成而展开。

总之,在任何沟通过程中,都要遵从“先重要后次要、先全局后细节、先总结后具体、先论点后论据、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

我曾经是一个比较怕汇报工作的人,每次上级要听工作汇报、召开会议等,我都会处于紧张状态,担心领导的问题不能完美回答。而现在,我会将自己的工作用思维导图,按照金字塔原理,画出整体框架,标记领导最关注的地方,每次在汇报之前,我会根据整体框架,填入近期的工作内容,如此心中有数,手中有法,这样即使立于危墙之下,也不会惊慌。

第三、控制情绪。我们沟通的是“某件事”,绝对不能带着个人好恶,更不能让情绪左右自己的判断。在所有的因素当中,情绪是最不可控的影响因素,常常可能带来最大的沟通bug。比如,跟团队讨论项目,因为细节上的分歧,导致项目搁置,跟上级汇报方案,因为领导不支持就立马站起来反驳,而忘记了我们的初衷。

如何在表达过程中,克服自己的负面情绪?

可以通过两个方法来进行自我训练,一是换位思考法,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和思考,这个要去训练自己的同理心,需要一个长久的训练过程,才能达到效果。二是自我警示法,这个时立即就可以使用技巧,每当意识到自己的负面情绪时,可以通过敲打自己或者心里默念三遍“冷静”等方式,暗示自己掌控情绪。

但我们都是凡人,有的时候不可避免会发泄一些小情绪。如果某一天没有控制住,事后一定要及时补救,勇于承担错误,弥补过失,并对此次行为进行反思,避免重犯。

05

总结一下:

在职场中,表达能力比专业能力更加重要,表达能力是前提、是基础,有了良好的表达,其他技能才能成为“有效”。

升级表达能力的方法:

1、产品思维,找到对方需求

2、结构化思维,按照金字塔原理构建逻辑框架

3、控制情绪,如果表达失控,及时补救。

如果喜欢小小鱼的文章,记得分享给你朋友,顺便帮小小鱼点个赞呀~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年后我才知道,职场上最重要的能力竟然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tyx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