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袁卫星: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

袁卫星: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

作者: 袁卫星 | 来源:发表于2021-05-15 06:36 被阅读0次
这是多年前我应中国教育报邀请做的一场线上讲座的部分内容(根据录音整理),今转之,作为多日来朋友圈热议成都某中事件的一个回应。

生命教育的第二部分内容是养成和交往。它对应着生命的社会属性,也就是社会生命。养成和交往,直接关乎每个生命的宽度。

前两天,17号吧,西单大悦城一层商场,两名十四五岁的初中生发生口角,并引发争执。突然一方从裤袋掏出一把刀子,扎向另一方脖颈处,顿时鲜血直流。

这样的例子其实不少。三个职业学校的学生,相约骑自行车出去玩,回来的路上,和一个同样骑自行车回家的外地民工发生了碰撞。这三个无知的孩子先是把民工的自行车扔到路边的湖里,一不做二不休,继而把民工也扔进湖里,民工不会游泳,死了。你说,在孩子眼里,生命如草芥,生命等同于自行车,生命成了一个器物,可以随便丢弃。这不是教育的悲哀吗?

一个孩子要长大成人,进而长大成才,在我看来,从孩子的生存、生活和生命出发,离不开五个系统的健全发育,那就是体格系统、知识系统、能力系统、审美系统、价值系统。

当下分数教育的弊端是,过度强调了知识系统和能力系统的构建,而对其他三个系统有所忽略。就是知识系统,有时候也是死知识而不是活知识,是冷认知而不是热认知。就是能力系统,也不完整,比如孩子生命成长必须的生存能力、生活能力,就比较缺乏。

一个高中男生,喜欢上了隔壁班的一个女生。他该不该表白?如果表白,该怎样表白?分数教育不教。于是,他只能无师自通,写一封情书,塞到隔壁班女生的课桌里去。隔壁班女生看到这封求爱情书,该不该接受?如果不接受,该怎样拒绝?分数教育也不教。于是,她想了个自认为妥善的办法,让自己班上的一名男生,也是班长来处理这件事情。

这个班长,这个男生拿着这封情书,招呼上自己班上的其他几名同学,冲到篮球场上,叫停了正在进行的一场篮球赛,把那个写情书的男生叫过来当众说:这是你写的情书吧?错别字5个!病句连篇!就你这样子,癞蛤蟆也想吃天鹅肉?我们班某某某让我来告诉你:你就死了这颗心吧!哈哈哈哈。扔下情书扬长而去!

那个写情书的男生无疑是收到了当众的羞辱,把被扔在地上的情书捡起来,揉成一团,翻围墙出去,买了一把尖刀来,把隔壁班的这个男生和这个女生都给捅了。你说,这是不是我们教育的悲哀?

青春萌动的岁月,男生喜欢女生了,该不该表达?怎样表达?被拒绝了怎么办?女生被男生表白,该不该接受?如果拒绝该怎样拒绝?再有,男女生都怎样预防和避免性骚扰、性侵犯?诸如此类,这方面的教育,分数教育背景下实在是欠缺。

我最近在研究中国学生走路的问题,打算出一本书,叫做《让我们一起来学走路吧!》我认为走路涉及到安全、健康、养成、交往、价值、伦理等多个方面,尤其是养成和交往。

就这个“走路”问题我想展开了说一说。

我在教师发展中心工作的时候,单位边上就有一个地铁出口,出行很方便。因此,虽然住处离地铁很远,但我还是决定践行绿色出行的主张,上下班尽量搭家人便车,外加地铁1号线。

有一天下班回家,我在1号线车厢见到两个刚放学的初中生,手抓葱油大饼,在那里吃得津津有味。葱油的味道,很快弥漫了整节车箱。站得离两个学生较近的一位男士,十分友好而又严肃地指出:“小朋友,地铁上不要吃东西,回家再吃。”两个初中生只翻了翻白眼,照吃无误。

我和那位男士一样感到无奈,也感到悲哀。是的,两个孩子也许是真的饿了,但在地铁上不吃东西,应是惯例,应是规矩。一来,这里有个安全问题。油性食物洒落到地面容易滑倒乘客,造成损伤;食物残渣也易滋生蚊蝇,引来蟑螂和老鼠,老鼠咬断电缆就会造成通讯、信号中断,影响行车安全。

二来,这里有个健康问题。地铁上人员流动大,滋生细菌多,你张大了嘴巴在那里啃食,难免会将细菌、病菌带入口腔。再者,这里有个文明问题。地铁基本上都位于地下20至30米深处,车厢相对封闭,尽管装有通风设备,但吃东西产生的气味会对周围的乘客造成不良影响,污染车厢空气。

这样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可是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不懂?或许是懂了,却不把它当一回事?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庭,包括我们的社会,在对孩子的教养问题上,有没有缺失?

第二天,我去南京讲课。去时坐高铁。高铁上,我的外侧坐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法国女士。在一个多小时的旅程,这位女士一直都在安静地看一本法文小说,仿佛车厢里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喧闹声与她无涉。车到南京南站,她把书小心翼翼地收好,挎上包,站起身来。我也自然站起,准备下车。

没想到的是,女士站上过道后,往后退一步,微笑着向我做了个“请”的手势,让我先行。我心生感慨:人家讲文明,不给别人添麻烦,她一定是怕拿架上的行李妨碍别人所以让我先行。我向她微笑道谢之后,走上过道。出乎我意料的是:女士根本没有什么架上行李要拿,她在我起步之后,亦然起步,款款施行,显示出一种令人肃然的优雅。

是的,“礼让”二字谁都懂,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却常常忘了以行动给它诠释。法国女士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为什么我没有伸出手来,向她那样做一个“请”的姿势?为什么我们中的大部分总是那么着急?进了电梯赶紧按关门钮不管外面是否还有别人,乘车蜂拥而上不管车上有没有空位,演出刚结束即起身离座不管演员是否谢幕……

讲课过程中,我临时起意,问了台下几百位老师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名为人师者,我们教过学生怎样“走路”么?比如,来了一位贵宾,你如何引导他参观你的校园?你去异地会你的老朋友,你坐在他座驾的哪一个位置?电梯里常见的那面镜子,设计者的本意你知道吗?你对中国式过马路、车窗垃圾、路怒一族如何看待?如果遇见倒地的“小悦悦”,你该如何处置?……

我突然发现,这才是教育要面对的根本问题,才是“教育即生活”的最好说明。衣、食、住、行,它既与知识有关,与能力有关,更与价值观有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不是应该从一个人的日常行为开始吗?

但是,我们的孩子会走路吗?我们的教育教孩子学走路没有?我们教孩子学走路的过程中言传身教做得如何?

课毕返苏,路上翻一本杂志,翻到这样一则故事:作家梁晓声一次在国外,他跟两个老作家一同坐车到郊区。那天刮着风,不时有雨滴飘落。

前面有一辆旅行车,车上坐着两个漂亮的外国女孩,不停地从后窗看他们的车。前车车轮碾起的尘土扑向他们的车窗,加上雨滴,车窗被弄得很脏。他们的车想超过,但路很窄。

他问司机:“能超吗?”司机说:“在这样的路上超车是不礼貌的。”正说着,前面的车停了下来,下来一位先生,先对后车的司机说了点什么,然后让自己的车靠边,让他们先过。

梁晓声问司机:“他刚才跟你说什么了?”司机转述了那位先生的话:“一路上,我们的车始终在前面,这不公平!车上还有我的两个女儿,我不能让她们感觉这是理所当然的。”梁晓声说,这句话让他羞愧了好几天。

相关文章

  • 袁卫星: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

    这是多年前我应中国教育报邀请做的一场线上讲座的部分内容(根据录音整理),今转之,作为多日来朋友圈热议成都某中事件的...

  • 袁卫星:为生命奠基(文/朱永新)

    袁卫星:为生命奠基作者/朱永新 袁卫星,是与焦晓俊、李镇西一起拖我“下水”办教育在线网站的三个人之一。 记得教育在...

  • 跟读《活出生命的意义》

    跟着中国教育报读书会,袁卫星老师领读,共读《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

  • 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不平凡

    最近因为孩子们上网课,有一个名字不断的出现——袁卫星,老师推荐他讲授的生命教育,然后又不断的在朋友圈看到他的文章被...

  • 写给最美生命的情书(10)

    教育,就是在生命的留白处补白,补什么?怎样补?我曾经不止一次地问自己。 首先要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现在的孩子动不动...

  • 暑假了,请给孩子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

    【去年,应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之约,我在网上做过一个公益讲座,结合暑期生活谈生命教育。现将录音整理稿奉上,供同道之...

  • 补上这一课

    前天晚上儿子拿着我的手机,翻看手机相册说“爸爸手机里都是小妹和他学生的照片,都没我的,连我生日那天也没有给我照”。...

  • 成长永无穷期

    成长是每个人一生的功课,成长是我一生的追求。我享受着成长的幸福,也享受着教育的幸福。 袁卫星老师的课,带给我长久的...

  • 补上“关系”这一课

    青少年阶段,父母与孩子之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的首要方法,就是补上“关系”这一课。 今天听谭军老师网课,关于...

  • 补上投资这一课

    一直以来,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中学都忘记教授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就是“投资学”,这是中学教育体系中令人叹息的缺憾。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袁卫星: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hh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