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原创】戏曲鼻祖的传说

【原创】戏曲鼻祖的传说

作者: 李根勇 | 来源:发表于2021-01-08 23:53 被阅读0次

文图/李根勇

饰臣走马演皇上,

日行千里不出庄。

亲生父子非同姓,

恩爱夫妻不同床。

这是一首形容戏曲舞台的打油诗,也是猜谜语“演戏"的字虎。据说梨园行供的祖师爷是唐明皇。相传,唐明皇既能打鼓,还讹传能唱小花脸,他和大臣们常在宫中的梨园内演唱,娱乐消遣,后来梨园成了戏曲行的代名词。

嘉祥县马集镇戏楼街之古戏楼

煮海为盐,戏曲潢员。相传,有一年,唐明皇去天庭参加玉皇大帝的宴会,歌舞升平,演唱大戏,美不胜收。席间,佳肴美味,琳瑯满目,再撒上一种白色的粉末物质,绞拌均匀后特别好吃,唐明皇寻问厨子师傅这是何物?厨子密而不宣,后让侍从打听得知此是食盐宝物。唐明皇无心恋席,心里只想着如何带回这好吃的美味宝物,快快回朝与民同乐太平盛唐。

且说唐明皇借机到玉帝膳房抓了一把白色宝物,放入袖袋,匆匆忙忙告辞,返回人间。玉皇见状,忙安排手下查看膳房白色宝物是否丢失,经查少了一些,急派天兵天将,追赶唐明皇一行,眼看天兵追来,唐明皇急中生智,将衣袖中的白色宝物撒向脚下的东海,甩袖而去,天兵追上,未见唐明皇身上有白色宝物,只好悻悻然返回天庭向玉帝交差。

唐玉皇返回唐宫后,心里惦念着白色宝物,责承手下大臣去东海捞取,无奈东海茫茫,哪里有宝物踪影,这才有了煮海凝盐的熬盐趣话。

唱大戏的场景更是让唐明皇寝食难安,他要将在天庭玉皇大帝那里的演戏见闻,御述众臣,并亲自充当演员,饰演戏中角色,臣子们认为皇上演唱戏剧不雅,就让唐明皇戴上假面具(俗称鬼脸子)演戏,后人嫌不方便,这才有了现在脸上涂妆的花脸戏子的书妆打扮。

为了让戏曲走出宫庭梨园,走进民间并不扰民,于是唐明皇御告天下,在坊间山乡偏僻之处,广建庙堂戏楼驿站,平时演戏,闲时供奉祭灵,往来官员宿息。此后,百姓仿照官方,也纷纷盖起家祠庙堂,搭建戏楼戏台,演唱大戏,歌唱美好,将大唐盛世的海晏河清,传统戏曲文化演绎传播,穿越时空,穿越远古,越传越远,走向未来。

唐玄宗(本名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出生于洛阳,高宗与武则天之孙,睿宗第三子(故称李三郎),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710年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712年登基称帝,改年开元,唐朝由此进入鼎盛时期,称为开元盛世。统治后期,贪图享乐,宠信重用奸臣,导致安史之乱发生,唐朝开始衰落。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玄烨讳,多称其为唐明皇。

相关文章

  • 【原创】戏曲鼻祖的传说

    文图/李根勇 饰臣走马演皇上, 日行千里不出庄。 亲生父子非同姓, 恩爱夫妻不同床。 这是一首形容戏曲舞台的打油诗...

  • 昆曲相关经典阅读书目

    一、曲史部分 1、《宋元戏曲史》:戏曲断代史,近代戏曲学鼻祖王国维先生开山之作,为研究宋元戏文和杂剧的权威著述。 ...

  • 高则诚新闻稿

    南戏鼻祖,戏曲重要人物,原名高明。 高则诚人称“东嘉先生”,浙江瑞安人 高明(1305年...

  • 河南豫剧与河北梆子的传说(原创)

    河南豫剧与河北梆子的传说(原创) 说起中国戏曲的种类,河南有豫剧,河北有梆子,京有京韵大鼓,沪有越剧、陕西有秦腔...

  • 王者荣耀之鲁班七号篇

    鲁班。 鲁班传说一般指鲁班。 中国建筑鼻祖木匠鼻祖。 鲁班,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 鲁国人...

  • 皮影戏

    皮影艺术堪称当今影视艺术的鼻祖,是中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 始于先秦,兴于汉代,盛于宋朝,元朝时流传海外,历史...

  • 何晏——传说中嗑药的鼻祖

    你们知道吗?嗑药,也是有鼻祖的,那个人在魏晋赫赫有名,还是一个小白脸书生,他就是我们何晏。 何宴这个...

  • 一位著名的喷子,究竟是铁骨忠臣,还是喷人上瘾?

    戏曲文化在中国渊远流长,戏曲里的人物往往也是来自小说演义、从民间野史的传说、经过艺术家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往往被赋予...

  • 打胡基

    胡基的历史有多久?已难确切考证。听老人传说:“胡基是几千年前,鲁班传授给人们的,是这位土木建筑鼻祖、木匠鼻祖为了解...

  • 【原创】传说

    【原创】传说 文\一元 站在高高的住院部楼上 透过既明亮又模糊的一扇窗 观看熙熙攘攘 玻璃外落满灰尘 看不清人们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创】戏曲鼻祖的传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vq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