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老师带领我们更深入的去发现自己的恐惧是什么,来自哪里。因为时间关系和自己当时的情绪关系,没有在课堂里分享。想着要再梳理梳理会更清晰。
老师的作业是这样的———
我的恐惧是什么?我害怕的是什么?我害怕……我有一个恐惧它是……
现在你要写下你的恐惧,这样你才能与你的恐惧开始连接。
两人对话,昨天晚上与我对话的伙伴是任老师。
任:说说你的恐惧是什么?
我:好像想不起来,刚才还在照顾孩子的情绪,自己不再状态。
任:再想想
我:好像还是关于被否定。
任:咋又是被否定,上次也是这个话题,人都不完美,没关系的。
我:你这么讲这一刻我就感觉到被否定,我知道你说的有道理,是的,人都不完美,可是我的感觉也是真实存在的,每当被否定我就会很难过,伤心。(情绪已经明显有激动倾向)
任:嗯嗯。
我:这样我就谈不下去,感觉在脖子上被咔嚓一下,断了要说下去的想法。
任:老师说让我们“再来一次”。
于是就开启了自己倾诉的闸门……
我最近发现自己有一个习惯,总是把别人说的话逆着推,然后看见被否定,就会各种情绪。
比如,我们当时的英语组长说这个豹纹包包要配洋气的衣服才好看,自己立马想到的是你的意思是说我太土了。
老公公说等你把工作找上了我就上来给你看娃娃,我的理解是我不找工作你就不来看娃娃?
先生说你给自己交保险是正当的。我的第一反应是我干其他事就不正当?
先生说感觉你这两年来说啥做啥很不接地气,你打算挣个百万你挣去,再说了钱挣多了也未必幸福。还说我老关注自己,放大自己的痛苦,让我看看其他人,比自己不幸的人多的是。
你说的一直有道理,但是这些道理在我这里一点作用都不会起,只会让我更加反感,更加讨厌别人给我讲道理,道理讲的越好,越反抗。
当我觉得他在说我乱花钱的时候,自己就说大学四年我连银行卡都没有过,自己的生活费都是自己带家教挣来的,上中学时候一周背两个馍馍,也得计划着吃。
当他说我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今天完了不想明天的事情,自己的愤怒感就飙升爆棚。
自己说,唉,你不了解,就出去转转吧。可能是生活早些年就把我锻炼的太独立了,你那么看我,让我伤心至极。
对于我自己经历的这些事情他会一言以蔽之:那不是你的个性,那是社会共性,那个时代大家都生活艰苦。
话题进行到这里的时候,就发现自己不想说了,越说越气,回头看看这些对于被否定的愤怒感和极力反抗的恐惧感来自哪里?
让我想起自己上大四的时候,把大三的学费和住宿费都还没有交。有一天,住宿楼的阿姨喊我的名字让我进去她那里一趟。
自己当时就很纳闷,楼上这么多人你又没给我代课,知道我的名字肯定是什么大事。进门的时候她说是不是我的住宿费还没交?她的话语刚落,自己的眼泪就吧嗒吧嗒流了下来。她赶紧说,不是我催你,是学校催我。
简单的对话之后自己就回去了,从此之后,自己对于回宿舍就是一种煎熬,因为每次回宿舍,就要经过第一层楼道,宿管阿姨的窗口正对着楼道,自己没经过一次,知道自己是盯着前方看的的,但是总觉得那一双眼睛从窗口射出来再说你的学费和住宿费还没交。再次下楼的时候,又是一次这样的话语经过自己的耳旁。***,你的学费和住宿费……
至此之后,如果在宿舍,能不下楼我就不下楼,如果去上课或者去图书馆,能不上楼我就不上楼,经历那个楼道的煎熬让自己很崩溃,天天都要如此经历,天天都要在自己的大脑里上演好几遍自己能做的就是让这个上演的次数能少一遍就少一遍。尽管那个楼房阿姨只问过我一次,可是我的大脑里上演了无数次,每一次都是一次痉挛性的阵痛。
或许家庭的贫穷带给自己的创伤很深,所以当自己辞职,别人说你没工作,没收入,没单位,没五险的时候,或许就激发出了自己当年的那种心理感受,当过去的同事问:亲爱的,你现在过得可好?自己也会有些许愤怒,但不至于暴怒。
总结:
当被否定的恐惧和对贫穷的恐惧双重袭击了自己的时候,加之孕期的自己更加敏感易受伤,看到自己容易失去理智,情绪激动。
自己给自己的心里建设
你已经不是以前的你,你是有力量的,你是有能力的,你也是有能量的,你努力上了大学,你在十三年上班的日子里,通过考试换了四个学校,经历了丰盛的人生。
你也花了很大代价,三年来的课余时间你不是在课堂上,就是在去上课的路上,或带着孩子,或一个人,花了将近20万,在你当时的能力范围内,没有先生的支持,时间和费用方面都不是你一个人所能承载的。
同时,为你赞叹,你在老师的帮助下,为了寻求快乐优势有意义的三圈交集,你不想凑合,你又辞去了在其他人看来的铁饭碗。你爬过了一道又一道人生的砍,这次遇到了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山坡,说明上帝看你可以承载的更多了,在考验你,让你经历是因为还有其他更多人也在经历,当你走过去就可以帮助他们,你所经历的苦就可以成为祝福别人,鼓励别人的故事。
所以,看好你……
PS:感谢老师对于课程的设计,让我们每一个人通过叙事通过讲自己的经历,亲身体验被疗愈的感受,一次又一次,有眼泪有欢笑,有安全感,不怕被嘲笑,不怕自己的软弱被窥见,不怕被否定,看见即是爱,看见即被疗愈。
如果当年祥林嫂在哭哭啼啼诉说她的孩子被狼叼走了,有一位咨询师能够专心倾听她的感受和痛苦,反复认真听七次,或许她会被疗愈,就会重新振作起来。
我们何其幸运!再次感谢晓晴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