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完全看到一篇读书的思想和我不谋而合。文中提及有朋友好奇我怎么读书的。说来抱歉,在方法上,确实没有可借鉴地方。反而,我相信读书无用论。因此读的轻松,如一日三餐。

很多朋友因读书而困惑。 是好书,可读不进去怎么办?读完就忘,怎么办?该读什么书?诸如种种。
读书焦虑,大可不必。 读书本身,是最需要放弃功利心的事。
名人推荐好书,你读不进去,大概率因心境阅历,还不适合读。艰深的书,放一放。等在人生里打滚一阵子,需要时正好读到,才是幸事。
好书,你读不进去,那对你也是无缘的。不要勉强自己,放掉它,去读喜欢的。阅读一定不是苦大仇深,咬牙坚持。
毛姆在《阅读避难所》说过类似话。如变成苦差事,那么情愿去刷刷剧。开心,是要紧的。
读时,你感到丰盈和愉悦,如泉水叮咚流动。心灵与书本互动才真实滋养人。
读书也没必要非得记住什么。不吸收又怎样。读书跟吃饭一样,尝到喜欢口味,身心愉悦。不必有负担。负担是因有目的心,总想读书中获取什么。把它当伙伴,而非救赎。
在阅读中度过半晌美好时光,就是礼物。读书一大乐趣,恰在于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当然,需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工具类书,另当别论。前些年也读很多管理学,营销学。我在职场的理论支持,多来自书本。
关于读什么。 读什么书,没有高低之分。
读文学和哲学,跟读小说和网文,甚至刷剧,本质没什么不同。读书跟逛街一样。罗翔的说法,都是对抗虚无、消耗时间的一种方式。若读书读出鄙视链和优越感,才是假象读书。
但,书有好坏之分。多寻好书,好书帮你找更多好书。找到同类相似、更高阶的灵魂。




读书好处,太多溢美之词。 我浅说说,我的收获。一是建立多样兴趣。对梦想的执着就读读《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想实现自经济的自由就是从《小狗钱钱》开始。其二,专注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见长。戒掉短视频,我弄明白一事。短视频刷多了,注意力损耗,读文字能力逐渐减弱。大数据构建你的视野。打开社交软件,刷一下,全是爱看的。陷入「信息茧房」,看似获取许多知识,实则是短暂的视觉刺激和情绪安慰。一拍即散。 跳脱认知和视野的局限,放下碎片化信息轰炸,去静心读一本书。其三,读书,让世界变大。不再纠结于眼下得失。因你知道,读书打开这么些窗。生活某部分坍塌了,你还可有另外一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