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要以什么样的心态输出价值?——解读狼师爷《论发心》

我们要以什么样的心态输出价值?——解读狼师爷《论发心》

作者: 点讯成金的泓霖 | 来源:发表于2020-07-28 00:13 被阅读0次

泓霖说:

1.为何饭店的饭菜和家里的饭菜味道不同,家的味道是什么?

2.如何学习和输出,要有什么样的心态?方法论是什么?

3.如何成为创业大咖?我们要怎么做?

4.何谓“修行”,如何在红尘中“修行”?

答案都在文中

以下,请尽情享用~

以前常在外面吃饭,各种饭局。

现在年纪大了,喜欢在家吃。

家里的菜翻来覆去就那几样,可是吃的舒服。

有家的味道。

一直没有深入的琢磨,为什么家里的饭菜,吃着舒服。

什么是家的味道?

师爷给出了答案。

因为有爱。

因为有真实的无条件付出的爱的心。

因为一个是给的心,一个是要的心

是啊。

那种发心,是能品尝出来的,能感受到的,融入饭菜中,直达心底。

那是爱的味道。

现在,“道法术”被各种所谓的大咖挂在嘴边,已经说烂了。

听的人也都麻木了。

什么是“道法术”?

我的理解:

道:自然规律,是我们要遵循的。

是观察事物的角度,是思考的维度。

是思维眼界格局。

法:是要思考和设计的。

是套路,思路,流程。

术:是要提升的。

术是能力技巧和细节。

更多的人,执着于“术”。

殊不知,没有“法”的“术”,正如习武只是学些散乱的招式,换个对手,你根本不知道怎么使用。

而没有“道”的法,正如学了一套武功招式,都是花架子,在真正的高手面前不堪一击。

而“道”,正是武功的“心法”,打通你的任督二脉,成就你的内功。

以“道”生“法”,以“法”御“术”,天下无敌。

不管学习还是输出,做人还是做事,重要的是发心。

你的发心是什么?

是成人,还是达己?

是先达己再成人,还是先成人再达己?

还是只达己不成人?

这是个问题。

是个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的问题。

我经过思考得出的结论是:

先成人,再达己。

主观成人,客观达己。

当你身边的人都因为你的帮助,有所成就,你的成功是水到渠成的事。

到那时,你想不成事都难。

正如师爷所说,“问心无愧”。

你只管付出,只管贡献价值,无私的贡献价值,不管你的价值是谁的。从你笔下写出来,从你口中说出来,有人接收到了,有人受益了,那就行了。

你就做到了问心无愧。

你就做到了成人达己。

师爷给出的学习方法,是要我们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

用关键词定位你的理论体系。

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有个前提:

你要有很多资料,很多素材,在之前是要靠你多读书,多做笔记,或者你经历过很多事情。

做任何事情之前,第一步要解决的就是思维,布局,框架,流程这些东西。

先从思路,再从最小结构,到一个整体结构,这样演练下来,你就能学会建立自己的课程体系,理论体系。

这些都属于建立信息产品的学习和演练范畴。

无论社会如何演变,你都可以用文字赚钱,用信息产品赚钱,这是对你真正有价值的地方。

无价值的信息越泛滥,有价值的信息就越珍贵。

如果你的产品一味的在呈现物理价值,无法打造出对接人性需求的虚拟价值,那你将举步维艰。

就虚拟价值讲,世界上最好的商业帝国当属宗教了——没有任何成本,甚至场地都是由政府提供,而教徒边际四海,人人都愿无私的进行传播。

宗教的思想体系就是教义,

理论体系就是一些经书,

课程体系就是一些布道。

按照这个路数来建立你的体系就不会错。

建立了理论体系,如何输出?

让我们重温一下师爷的话:

“无论你怎样输出,形式不重要

重要的是心里有没有人,有多少,有谁。

以前,写为自己收钱,自己没感觉,很累。

也收不了几个钱。

现在,写为给人引领方向和智慧,自己有感觉。

得劲,轻松,祥和。

不知道哪里就来钱。

如果爱因斯坦活着,他大脑里的知识储备,一定比不上一台“386”电脑。

我们不要拥有权,我们要使用权就可以。

对待世间一切皆是如此。

对待知识更是这样。

现在的人,都太浮躁。

白天认识,晚上就要上床。

明天就要结婚,后天就要生孩子。

而高手的战略,在于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真正的高手是不太会去做那些看起来风光无限的事情,因为他们懂得“善弈者通盘无妙手”。

那些看起来很风光的事情,其实风险很大,失误率高,一次失误后果就很严重。

巴菲特的合作伙伴芒格说如果我知道自己会死在哪儿,那我一辈子不去那里就好了。

这类人他们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问题,提前防范危险,消除隐患,把威胁化解于无形。

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军战斗力极强,大清国20万八旗兵和60万绿营兵在其面前都不堪一击,可最终却毁在了曾国藩率领的湘军手里,这是怎么回事呢?

曾国藩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文人生涯,从6 岁读书到 27 岁中进士,一直做到大学士,是当时的学术领袖;

第二阶段是军人生涯,太平天国运动中,自己组建湘军,缠斗13 年,愣是把悬崖边上的大清王朝拉了回来续了命;

第三阶段是引入西方科学文化。他组织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引入第一批西方书籍,送出去第一批留美学生。

前后两阶段都是文人的事,但一介书生怎么战胜当时战斗力爆裂的太平军呢,这是个有趣的战略研究。

不了解情况的一定以为曾国藩是一个熟读兵法、足智多谋的战略家,其实恰恰相反,在他带领湘军之前,并没有多少带兵打仗的经验,也不懂什么用兵之道。

之所以能赢,其实就六个字——结硬寨,打呆仗。

曾国藩从来不与敌军硬碰硬地短兵相接,即使在胜算很大的情况下也从不主动发动攻击,而是每到一个地方就在城外扎营,然后挖战壕、筑高墙,把进攻变成防守,先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太平军是非常骁勇善战的,总想跟湘军野战,而湘军就是守着阵地不动,就算太平军再能打,碰到这种路数,也是毫无办法。

只要一有时间,湘军就开始不停地挖沟,一道又一道,直到让这个城市水泄不通、断草断粮,等到城里弹尽粮绝之后,再轻松克之。

就这样,一座城接着一座城,一点一点地挖沟,一步步地往前拱,就把太平天国给拱没了。

湘军每打一个城市,都不是用一天两天,而是用一年两年,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挖壕沟,当时的湘军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施工队,被湘军攻打过的城市,如安庆、九江等,城外的地貌都被当年所挖的壕沟改变了。

湘军与太平军纠斗13 年,除了攻武昌等少数几次有超过 3000 人的伤亡,其他时候,几乎都是以极小的伤亡,获得战争胜利,这就靠曾国藩六字战法:结硬寨,打呆仗。

《孙子兵法》中说:“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所谓“结硬寨,打呆仗”,简而言之,就是先占据不败之地,然后慢慢获得细小优势。

曾国藩是一个爱用“笨”方法的人,他不喜欢取巧的东西,也不相信什么四两拨千斤的事情。因为胜利果实从来不是强攻出来的,而是它熟透了,自己掉下来的。《孙子兵法》里说,“胜可知,而不可为。”

美团王兴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多数人对战争的理解是错的,战争不是由拼搏和牺牲组成的,而是由忍耐和煎熬组成的。

无论是战争、商业还是个人层面,道理都一样,要想走出困境或者取得胜利,靠的都是耐心,而不是某个突发性地、奇迹般地胜利。很多时候,你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等时机来临时,一切都会有所改变,只是在那之前,你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

林肯有句话说得好:我走的慢,但我绝不退后。

师爷的方法,看似很慢,可你琢磨琢磨,那不才是真正的快么?

快即是慢,慢即是快。

少则得,多则惑。

弟子班的音频只有四段,那才是精华。

我们是红尘中人,都在红尘中修行。

师爷说:“修行,就是观察和审视自己。”

所谓佛,不过是:修掉人性的人而已

是自己修行,还是找的同频的朋友,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这是个问题。

让我们一起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里,在这万丈红尘中,修自己,发善心,成大愿。

参考资料:1.2020.7.13狼山会弟子班狼师爷(徐志果)分享

2.卖家内参李大庆总裁“论知识体系架构”

3.得到音频课罗胖(具体那一期忘了)

2020.7.27凌晨

同频加WX: wixi333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要以什么样的心态输出价值?——解读狼师爷《论发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wrx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