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离7月1日小灶营开营整一个月了。我坚持日更也满一个月了。
这一个月的坚持不是太容易,但与自己的约定,再苦再累也要完成。
之所以说不容易,是因为现在的我处于创业关键时期。尤其是在全新的领域创业。
有人说,创业的人每天恨不得把时间掰成2辦过,这不假。
有人说,创业初期是最惨的时候,现在的我颇有体会。
因为既然挑头创业,你就要对投资人负责,要对追随你的小伙伴负责,要为大家的梦想负责,所以,别人想不到的,你要想到;别人做不好的,你要做好;别人不会你也不会的,你要找方法去解决。
因此,这几个月,我每天的时间通常是以一小时或半小时为区段划分,来安排工作的。从早上醒来到半夜12点多躺下,除了午饭和午休的20分钟,其他时间整个人是一直在工作的。加班到八九点是常事儿,到家还要看大量专业书籍和行业资讯,看完基本11点半多了。所以我的晨读感悟通常都是在晚上12点之前发的。因为其他时间真的挤不出精力来。
以前还偶尔回家做个晚饭,现在已经几个月没在家开火了,吃快餐吃到想吐,很羡慕家里有人给做饭的人。甚至一度想,嫁个厨师吧。哈哈,苦中作乐一下。
那既然这么累,为什么在这个时期要坚持写感悟?
说实话,进入小灶营,完全是因为创业途中的孤独所致。想给自己找一个共进的氛围。虽然我所在的办公场所有创业公司CEO群,大家会定期聚会探讨交流;也有几个行业内创业公司的创始人群,大家也会偶尔交流,但这些氛围都无法与小灶群比。我们小灶群5班里,我是年纪比较大,事情比较多,不经常说话的,但有时间进来看看群里的话题,总能给我最初的激情与力量。
所以刚入群的时候,我有坚持每天写感悟,很用心地写。无奈后来越来越忙,就中断了一段时间。
但晨读感悟坚持每天听。不仅自己听,还要员工听。因为很多方法是可以应用的。
后来,重新开营那天,我是在一边加班一边听的直播。说实话,当时放着外放,猫叔的歌声把我的员工吓得不轻。哈哈哈,好在他们没因此鄙视我。
那天给我感触很深,不记得是哪个点触动,我决定要跟自己来个约定,坚持每天写感悟。为什么?因为我想到了俞敏洪老师那么忙依然坚持每年过百本的阅读量;想起川哥那么忙,依然保持好奇,阅读不仅深而且广;想起太多优秀的人都在让自己成长。
我是惧怕不成长和原地踏步的人。
我知道,工作再忙,也不是拒绝个人成长的理由。同样,工作再优秀,也不能代表个人优秀。我要对自己负责。说做就做。
约定好做,但时间是个问题。怎么办?对于现在的我,每天拿出一小时写感悟,恐怕真是比较难的事情。
因此,我秉着完成胜过完美的原则,换了一个策略。改变原来感悟恨不得面面俱到的特点,决定每天从一个点切入,结合生活工作中的事例和感悟来总结。
每天早上化妆的时候,打开晨读,边化妆边听。大部分都要反复听三遍。化完妆,就出门上班了。
路上半小时在头脑里过一遍当天工作重要的事,当然,第二天所有工作安排早在前一天晚上写在了纸上。到了公司,就开启高效的一天。
一天中会发生很多事,而这些事,经常会触动晨读中的某个点,也就有了晚上感悟的切入点。
【这里多说一点,虽然我多年的工作一直涉及管理激励员工,自己也是自愈力很强的人。但骨子里的叛逆心理还是有。当初第一个月写感悟,发现每天的晨读都是各种鼓励、激励,换言之每天都是鸡血,时间久了,人会逆反,会感觉无趣。这或许也是我中断的一个原因。
但我忘记了,人是容易懈怠的。我们每个人都在日复一日地与自己的惰性对抗,大部分都是惰性胜利了。如果坚持下去,惯性加毅力,才能战胜惰性。因此,晨读每天推荐一本个人管理的书其实是很科学的。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我要求员工关注晨读并每天听的原因。(我不管他们是否甘愿,只要对他们好的东西,一定要听,没让他们写感悟就不错了。哈哈)】
晚上到家一个半小时的专业学习时间,如果时间早,会给自己半个小时的自由时间,再之后,睡前的最后一件事,一定就是晨读感悟。
到目前为止,我运用的晨读中的小技巧很多。比如前面提到的工作提前一天规划好;上班路上半小时回顾一天的大事;演讲前的准备与练习、演讲过程中的小技巧;练习一秒思考的方法,把问题写在一张A4纸上并给出答案,等等。很多。
这些方法以前大多都知道,但没有运用。自从听晨读并写感悟以来,自然就运用了。
当然,我做到了每天写,但目前的感悟比较短,能给予读者的东西不多。这是需要之后改进的。
比如之后的感悟,每天会多拿出10-20分钟,尽量让感悟给有缘读到的人更多启发与可行性。毕竟,时间再调整合理一些,就像海绵里的水,总会挤出来的;毕竟,事情要做,总要争取做到更好的。
刚刚,在写这篇小文的同时,我还在于国外的同事探讨工作的事情。文字随思绪乱走,或许不成体系。之所以要拿出一个小时来写,是想告诉同班的你,如果我在这个时候都可以做到感悟满勤,相信你也可以做到,甚至做得比我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