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最亲的人,你最不客气?
不知大家有没留意,我们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常常陷入一个很是看似“矛盾”的一种社交状态,对于越是陌生的人,我们越是保持一种‘客气’和‘尊重’的模式来进行社交,而对于越是熟悉和亲近的人,我们却越是‘不客气’,甚至经常随和或随意的甚至忘记了应有的尊重和礼貌,而且,这种现象并非个别情况,相反,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的一种常态,细心想想,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种预想不到的‘悖论’。
我们大多数人在陌生人面前往往都比较注重形象,而且越是不太熟悉的陌生人面前,我们越是尽量体现出一种良好的个人形象,从陌生人到熟人,再到亲人,我们的社交注重度往往是递减的,如第一次见一位陌生的客户,我们往往是精心打扮或西装革履去应对,言语上也是极致礼貌,生怕有任何闪失,总之就是客气的不得了,也尊重的不得了。而一旦合作确认了,客户成为老客户了,我们就开始变得没那么‘隆重’了,和客户的关系也就自然随和起来了,而对于身边比较熟悉的同事,我们甚至更是变得‘不客气’了,大家不再文质彬彬了,大家反而互相打闹或相互称呼昵称或‘花名’了,可见,我们社交中的所谓‘客气’度其实是随着‘陌生’到‘成熟’而逐步递减的。
以上的例子,还只是谈论到我们对陌生人、客户和同事等普通社交关系的‘客气度’演化,而对于我们朝夕相处的亲人,如长辈的父母,平辈的夫妻、兄弟姐妹,还有晚辈的子女等等关系,我们的相处之道又是如何呢?据我个人的长期观察,其实,我们绝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和身边的亲人)在和亲人相处交往时,我们更是明显的‘不客气’,首先,在衣着上,我们是绝不会讲究服饰的,绝不会为了和亲人一聚特意西装革履或精心装扮一番,相反,穿着家居服、汲着拖鞋和亲人相聚更是主流;其次,我们在言语上,和亲人的言语交流绝不会有太多的尊称或所谓的‘客气语句’,而往往大都是冲口而出,不加修饰的‘我口表我心’,有时甚至也不会顾忌自己亲人的内心感受;其三,在情绪表达方面,我们大多数人对于亲人也是羞于表达的,多少人敢于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多少人能做到对于亲人的真正内心尊重?有时,即便我们做到了‘爱’和‘尊重’,我们也往往不懂在合适的时机和合适的方式作出我们的表达。
于是,在这种社交现状下,有一种不太恰当的类比就有意无意冲击着我们的生活,那就是,我们往往看到自己最亲的亲人最朴实无华的一面,如妻子的蓬头垢脸的状态,而同时,却看到女同事、女客户等陌生人或外人最靓丽光彩的一面(这只是以女性举个例子,其实男性也一样),两者形成直观的对比,我们就很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觉得亲人外观不如外人,也觉得亲人礼貌不如外人,甚至觉得从方方面面都是外人强于自己的亲人,而由此而产生的错误认知,就会导致我们在和亲人相处的种种交流中,流露出越来越多的‘不客气’,甚至是不满,这种状态如果不及时调整,最终就会演化成‘最爱的人,伤的最深’,这甚至会彻底毁掉亲人之间的互信,更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家庭的解体。
可见,对于和陌生人、熟人和亲人的交往模式,我们不能总是抱着‘陌生-客气’、‘熟悉-不需客气’或‘亲人-更不需客气的老套路来应对了,我们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谁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人(亲人),对于最重要的人(亲人),我们更应该从内心最深处去给以尊重和关爱,而不是自我认定的‘不需要客气’,否则,长此以往,再亲的亲人也会从熟悉到陌生,从陌生到怨恨,而最终离我们而去。
最后,本人认同一句话,最深的关爱,务必留给自己最亲的人!
以上,谨与大家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