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都有渴望别人称赞的时候,人们展示,人们比较(或者说是攀比),内心期望获得别人的赞许(也许还想收获别人的羡慕和嫉妒);但是,很少有人去想想:这种渴望别人认同做法,真的有意义吗?别人的赞许,对我真的重要吗?
首先,获得别人的认同和称赞,是人类群体性属性的一种反映。人 是群体性动物,获得群体反馈是基本需要。当然,希望获得正面的反馈(赞许)也就不奇怪了。
其次,希望被肯定,也是人类满足安全性心理需求的一种表现。当人们在环境中得到了肯定的反馈,就能确定自己(状态、行为)是合宜的,安全的,就能提升安全感。
再次,渴望被赞许,也是希望在比较中获胜的竞胜心理。——“既然我被赞许,那么我就是比别人好”。
长期以来的社会群体性生活,教会了我们形成这种渴望被肯定被赞许的心理定势。
02
不过,人既然是肯学习能进行认知升级的物种,那么不妨想一想,这种“渴望被肯定被赞许”的心理,其价值究竟如何。
我给出我的看法:在客观标准客观数据日益丰富的今天,泛泛地“渴望被别人赞许”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因为:
绝大多数的肯定与赞许其实很廉价,其中没有你做改进时需要的有用信息,也就没有多少价值。为了彼此的面子,为了显示礼貌,人们越来越多地不吝惜赞许,但是,这种赞许往往没有切中实质,仅仅是为了赞许而赞许,而被赞许的人,除了收获赞许本身带来的廉价愉悦感之外,并没有多少有价值的反馈。
所以:
与其渴望别人对自己的赞许,更明智的做法是对照专业化的标准和客观数据,来评判自己的表现到底如何,这样获得的反馈虽然不一定会让自己高兴,但是更加真实也更加客观,有利于自身的改进。如果能请教专业人士给出专业意见,那就更好了;不过,专业人士标准更高,给出的意见往往更加挑剔,感觉上不会让人很舒服。
03
我的意思,不是说一概否定拒绝别人的赞许,而是要区分,筛选那些有价值的意见(不一定顺耳,但应该中肯真实),过滤掉廉价的称赞,让自己不过分沉溺于别人的肯定与赞许,这对于持续提升自己,好处肯定会更大。
能理智地对待别人的夸赞,在别人的赞许中保持清醒,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能达到这个境界的人,本身就已经不简单了。
END
下一次,当听到别人夸你时,先别美,想想这种夸赞对你的真正价值。当然基本的礼貌还是要有,礼节性表示感谢,但是心里得有数,不必沾沾自喜。
基督徒有个习惯,可以有效避免因别人的夸赞而陷入沾沾自喜的心理陷阱,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荣耀归于主”。
既然已经是属主的民,那么我们做的 一切其实都是在荣耀神,我们只是按神的旨意尽力把事情做好而已。
是的,进步无止境,别人的夸赞的确能让人愉悦,但是短暂地享受愉悦之后,我们得有清醒的头脑,尽快从中脱离出来,继而想想:下一步该干什么,如何继续前进,这才是明智的姿势。
好,我是Kevin.Stewart,今天先到这里,下次再见。
Bye-bye
2020-08-2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