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录一:
昨天下午楼上上小班的弟弟来找辰玩,我们还在路上的时候,爸爸就打电话说,那个弟弟已经在家里等着了我们了。
本来路上买了两根烤肠,辰听说邻居弟弟在家,就留一个烤肠给弟弟。到了小区门口,他又说自己也想吃。我就问他,你是自己吃掉还是打算留着给弟弟?由你来决定,如果你想自己吃掉,那就在回到家之前吃完。如果想给弟弟留着,那就拿回家给弟弟。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留给弟弟。
类似的事情上周末也发生过,早饭的时候,本来爷爷买了两杯豆浆,还没开始吃,他的两个小伙伴就来家里找他玩了,于是辰把豆浆每人分得一杯,辰还打趣说,我喝点水就行。
反思:邻居小孩特别愿意和辰玩的原因,
第一辰不欺负他们,
第二,辰懂得照顾他们。
记录二:
后来辰和弟弟一起做刮画,两个人都坐在书桌前,我在旁边看着他俩。辰对弟弟说,你想不想长高了?长高就要坐直,不能弯着腰。
这一会儿快成小大人了,果然有责任的时候,能够做的更好。
反思:
平时写作业的时候,多次提醒他要坐直了,不然会近视眼的,效果都不明显。
今天他第一次自己作为监督员,果然道理都懂,还以身作则。
记录三:
做完刮画,他俩一会儿去院子里玩的时候,看见邻居弟弟的裤子穿倒了,前边穿到后面去了,辰看见了说“我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有一次也穿倒了。”哈哈哈,原来这辰还学会了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对他人的经历、所考虑的、所行动的、所感受的,一种尊重与理解的表达。
反思:
可能辰还不理解同理心是什么意思,但在别人感到不舒服的时候,他告诉对方,他也曾有过类似的行为,表达出对对方的同情。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在无意间学到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
这让我想到一件事,前一段时间,考试之前作业特别多,辰到很晚还没写完,然后就着急的哭起来。
当时看了他的情形,我就告诉他,妈妈小时候,作业不会写写不完也会哭起来,有时候实在太困了,就去睡觉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再写。听了我的话,他不哭了。原来不是他一个人因为作业不会做会哭,妈妈小时候也会哭的。
他感受到了同理心,感受到妈妈小时候也和他一样,他并不孤单。
所以的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要谨慎,多考虑如何才能给孩子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