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朋友萧萧突然打来一个电话,问是不是在学琴。她说她也想学。
我深知学琴不是一件简单的说来就来的事情,遇见过太多带着三分钟热情,信誓旦旦,豪言壮语的人。最终都是不了了之。
曾经一位同事很有决心地说自己要学琴,为了表示决心,她当天就下单买了一架琴,还有配套的琴架、琴凳。这就像是很多扬言要跑步的人都会说我从今天开始跑步。似乎这样子就足以证明,他真的能坚持跑步一样。
事实也的确如此,同事确实第二天就来上课了,而且回去也很认真地在新琴面前练习了。而且坚持了三周。
三周一过,同事对她的新琴的热情大概也过了,开始觉得练琴枯燥、无聊,然后就再也没有按时来学琴了。
从此,琴就在一边惹尘埃,书本永久停留在第九页,琴凳反而转身变成了一张小桌子,摆满了各种书本、零食……总之,不堪入目。
更别提当年的所谓决心了,早抛到了九霄云外。
无独有偶,昨天好友萧萧又来咨询学琴的事情。
萧萧是我的好朋友,我对她的认识还是比较深的。对于她真真正正喜欢的东西,且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她是可以学的非常溜的。但如果是一个人枯燥地学习,她会很快就半途而废的。
就像大学的时候她自学韩语、日语,都是学了一两个学期就放弃了。而她学习游泳、羽毛球这些有很多人一起的东西,却是非常厉害的。
于是,我开始询问她想来学琴的原因是什么?
“兴趣!弹琴特别优雅!”她毫不犹豫地说。
“但你知道优雅的背后是枯燥吗?”
“哦?”
看来,萧萧也是和很多人一样,看到的只是人前的光鲜亮丽,而不知背后为了一个音、一个节奏反复打磨的过程是何等漫长和枯燥。
兴趣和优雅到底能支撑你走多远?一个月?两个月?还是半年?
我想了想很多初来兴致颇浓的人,都是因为不曾了解学琴的过程。所以冒冒失失,以为自己很快就可以优雅起来了。
那么学琴到底需要想什么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你为什么要学?
无论是兴趣还是爱好,还是处于偶像情结,都必须要有一个能够让自己信服的坚持的理由。
我记得自己以前学古筝。就是因为小时候看电视剧《还珠格格》,里面那位多愁善感的紫薇,让我特别喜欢。最记得就是尔康“战死”沙场,紫薇弹琴的那一段,反反复复,凄凄惨惨。述说了他们之间比海还深的夫妻情谊。
紫薇在思念尔康的时候一边唱词一边弹古筝,那种崇拜一直深深地藏在我的心底。
许多许多年过去了,一直到我高考毕业,终于结束了要拼命考试的时期。这个埋藏在我心底多年的想法终于可以付诸实践了。
于是,我买了一台古筝,报了课程,一学学到了现在。
所以,想明白你为什么要学,给自己一个坚持的理由。
其次,你要问自己能不能坚持。
很多人都会说,如果没什么事是可以坚持的,说的好像就是那些坚持下来的人都是没事的。他们才是大忙人一样。
其实不然,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觉得这件事情重要,你总会挤出时间出来完成它。只要你是真心想要坚持,其实心中是会有隐隐约约的答案的。
当你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坚持,这时候可能你需要找一个监督人,不然你很有可能是不能坚持的。
因为练琴的过程是非常的枯燥,一首简单的曲子居然要练上二三十次以上。
等于单曲循环了二三十次,你真的能忍受这种枯燥吗?而且每一首曲子几乎都是这样,那个漫长啊,真的是漫漫无尽头!
最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学琴是一门烧钱的艺术。老师认真地把毕生所学教给你,而你从无知到有音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这个过程是一节一节课和一次次教诲堆积起来的。
学琴每一节课都是以百为单位的,如果你不舍得花这个钱,老是想着货比三家。想要挑物美价廉的课程是几乎不可能的。
因为课程购买的是手把手的艺术活,不是书本可以学来的。实操性很强,谁也不愿意自己动手劳作了大半天才获得一点点的回报。
如果你真以为自己捡到了大便宜,其实只是被拿去练手罢了。
就像我之前见过一个学了四年古筝的同学,她的课程非常便宜,每节课只是我的一半价钱,结果才学了两年的我,一听她弹奏,就可以指出很多她处理不好的地方。尤其是音色和情感就更不用说了。
那时候,她很惊讶,还有这些要求,她怎么什么听老师说过都没有说过?
是的,学琴一定要背着厚厚的荷包过来,而且要敢花钱,不然你最终就是浪费了时间,弹得却是四不像。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那就扬帆起航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