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碰到一个家长。他跟我说:“老师,我家的孩子作文实在太差了,你能不能教他一点套路,这样他的进步会快一点”。我说不能教,他问为什么?我说会把孩子教“死”的。什么是套路,一二三四五。这么小的孩子,你用套路去给他设限的话。孩子在框框里会完全的失去她的那份灵性。
就象现在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推荐孩子读好词好句,并希望孩子把成语和好词好句多多的写进文章里。这看起来也是套路的一种。但说实话,我不提倡。前几天去朋友家,她正逼着孩子背好词好句,我问她背这个干吗,她说这样文章会写的更好。我愕然,这和写文章有什么关系。我说我不太赞成孩子多用成语和好词好句,她听了更愕然。

并不是说成语和好词好句不好,而是家长的过分所求,孩子的作文里必须用上几个成语这就不应该了。成语言简意赅、定型不变,缺乏针对性和鲜活性。老舍先生在一篇谈创作的文章里曾说,提倡文章的自然灵动,杜绝使用成语,他说成语是古人最先使用,是高度凝练的话语,在当时的语境里是非常精妙的,但是现在的作者如果大量运用成语,就会显得很牵强,阻碍感情的表达,因为不能细切地“触”到情感或者微妙事物的要害,会显的文章空泛而生硬!而孩子的学生时代是他们是语言和文字的飞速发展期。这段时间应当保护他们自然话语的表达。而不是让一些高大上的成语来为文章拔高。要说套路,那就是大量的课外阅读,把这个套路做好就行,阅读就是我们的日常的茶油米面,日复一日的积累就会成长为我们文字的骨骼和血脉,这,没有捷径可走。
有个孩子给她在外地的妈妈写信:“妈妈,您什么时候回来看我,属于我小孩的时光已经不多了,我好想您,今年您还能回来看我一次吗”。我当时眼睛就湿润了。这句话也许可以把“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等形容时间的成语放进去,但是绝对不会是生动的,因为这不是孩子内心流淌出来的语言。“属于我小孩的时光已经不多了”这种话,只有孩子才能说的出来。看起来也平平淡淡,但真的让我心动,忍不住落泪。因为我也是一个妈妈。我相信她的妈妈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内心一定会有所触动。好的文章是流淌出来的,不是生搬硬套。我不想孩子的思想被这些成语和好词好句给框住。就用他们朴实的语言,我认为就是最美的。不要过多孩子干涉孩子文章中的语境。他们略显幼稚的口语化的表达,才是属于他们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