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同样是一个让人期盼的日子,来自日慈公益基金会的刘婕雨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关于“严师还是益友,可以兼得吗”这个主题的精彩分享,对于我这个管理经验几乎为零的新教师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今天我又重新看了一遍回放,可谓收获满满。


在课程开始前,播放了一段很有教育意义的视频,正如视频中的演讲人所说:“孩子们可不跟他们讨厌的人学习”。确实如此,喜爱和讨厌这两种情绪掩盖不住,我也开始反思自己,我是不是一个让孩子们喜欢的老师呢?我的什么行为会让学生讨厌呢?如果让我给我与学生的关系打分,我可能会打7分。因为我是新老师,他们都很喜欢我,但是他们也有调皮捣蛋的时候,我有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些问题,大多数时候我对他们都是很温柔的,可能他们会跨越师生的界限,然而变为一名严厉的老师,可能也不是我想要的。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严师与益友兼得呢?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联结
教育教学是面向学生的,我们要与学生搭建心灵的桥梁,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利用好皮格马利翁效应,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与正向的鼓励,建设心理预期,相信他们能够达到更高的标准,让他们对自己有更清楚的认知,进而促进他们积极行动,达成心理预期。我们所说的每一句激励的话语,都会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种下信念,所以不要吝啬我们鼓励的话语。如果只是一味地去贬低学生,给予他们消极的评价,那么他们的自信可能就会缺失,而且也会变得越来越自卑,甚至完成心理阴影。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尤为重要,不同的评价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无论何时,都要建立与学生的联结,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自然就会形成。


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更要关心学生学习以外的事情。成绩并不是学生的全部,学生也不是学习的机器,我们应该关心学生的业余爱好、兴趣,对于很敏感的学生,我们需要把更多的关注放在他们的身上。感情都是相互的,老师对学生给予关注,反过来,学生也应该给予老师同等的关注。我们要让学生多多了解自己,这样就会发现原来我们与学生距离如此之近。

同时我们也要用好沟通的工具,倾听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当学生遇到问题或困难时,我们可以主动当学生的倾听者,为他们排忧解难。课堂的提问,不仅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能知道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以日常的生活进行提问,气氛会更轻松。对学生的表扬语应更具体些,而不应该用“你真聪明”这样的话取代学生付出的努力。即使是批评也要有原则,不能随便批评学生,应根据学生的表现提出建议与警示,不要轻易地当众批评学生。每个学生的心灵都需要被守护,我们就是守护者。

二、优势视角,因材施教
根据心理学中的气质类型,我们可以进行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我们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对胆汁质的学生,我们要让他们用积极行为代替过错,教授他们一些方法抑制冲动。对多血质的学生,我们要多鼓励他们接触新鲜事物,把他们敏捷的思维和社交能力发挥到极点。粘液质的学生安静沉默,课上也很少积极回答问题,但是他们注意力稳定,考虑问题周全,我们应让他们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并且为他们设置一些有挑战性的任务。抑郁质的学生性格沉静,感受深刻、敏感,这就需要我们多包容,多鼓励他们,多去了解他们。

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很单纯美好,其实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不难,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名严慈相济的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