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参加了一次纽约地区的哥大校友聚会。这次聚会是每年圣诞节前夕的例行活动,今年的举办地点选在了纽约希尔顿酒店的顶层餐厅。在觥筹交错中,不同届别的校友们谈论着纽约的生活和自己日常的工作。在朦胧微醺之际,我听到了一段对话,谈话如此有趣,我就侧身凑了过去。在餐厅的一张餐桌前,几个年轻学生围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您能给我们说说您的人生经验吗?”一个学生问到,听完之后老人微微一笑,摇了摇头,“最浪费时间的事情就是给你们年轻人讲经验,讲一万句不如自己摔一跤,你们该走的弯路,其实一米都少不了。”
最近我脑子里总是莫名的想起这句有趣的话,人生该走的弯路,其实一米都少不了。这句话该是老人家教育了多少学生和看了多少年轻人才总结出来的,那微微摇头之前不知道又有过多少次的捶胸顿足。想想我一路走来,貌似也很少听取长辈的经验,虽然偶尔想来貌似别人说的是对的,却只顾着自己用头去撞着一堵又一堵的南墙。不撞南墙不回头,有的时候撞了南墙非要把南墙撞破继续走。这也可以说就是一种成长,总要撞几次墙,才知道头真的没有墙那么硬。
这个有趣的问题有着参与的两方,一边是语重心长的师长,一边是年少混不吝的青年。师长们的教诲可以理解,毕竟他们一路走来,自己吃过的亏总是不想后来人再在一个地方摔倒。可受教育的我们为什么从来不听呢?很简单,因为我们不信啊。你去问问教育我们的师长,他们年轻时别人教育他们的时候,他们听了吗?想必没有,不然也不会如此语重心长。
在脑子里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它们有着不同的信息来源,书上看的、别人讲的、电视里瞧的、当然还有自己经历过的。这些想法有的时候是一致的,有的时候是冲突的。那么如果不同想法之间发生了冲突,那个能指导我们的行动呢?答案就是——直接经验高于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我们自身经历的过程,对于我们来说最为真实;而间接经验是别人的经历,虽然告诉了我们结论,但是重要性明显不够。这也就是为什么,自己觉得对的事情,别人很难劝的动,因为再怎么劝说都是别人眼中的真理,听到脑子里就丢到一旁了。
弯路虽然让人生充满泥泞,甚至减缓你的脚步,但是弯路就没有迷人的风景吗?当然有,俗话说,谁年轻的时候没碰过几个人渣,这就是恋爱上弯路的风景。记得前不久有句话特别火,吃过了亏,上过了当,想想还是找个老实人嫁了吧。谁愿意初恋就找个一辈子的结婚对象?那些不愉快的过往虽然痛苦,但是没有了那些痛苦,也就没有了最终的快乐。暂且不为老实人鸣不平,毕竟老实人也没有得罪过你,但是这个简单的例子可以看到弯路的意义。两点之间,或许弯路最短。
相对于我这种叛逆分子,就一定有比较听话的一帮人。家长说的照做,老师吩咐的全听,家长老师都满意,貌似该走的弯路也没走。其实啊,一步没少走,可能还走的更多!人生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经验体悟只能靠自己感受。前几个弯路有高人指点,也许你躲过去了,但是你也失去了从弯路中顽强到达终点的能力。下一次,当再碰到弯路时,指点你的人也许不在了,这次跌倒你需要爬起来的时间可能就是之前省下的时间总和。该走的弯路没有好好体会,以后补上的全是眼泪。
弯路有弯路的意义,弯路也有弯路的风景。人生何必太急着赶路,毕竟跑到前面也不是坦途。现在想想,老人家说的真好,该走的弯路,一米都少不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