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目前的头部电商应用如手机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等等,里面的品类、商品非常丰富,用户要想有目的地进行购物,则往往需要用到商品筛选功能,缩小浏览范围,减少搜寻商品的时间,最终锁定购买目标。
筛选功能对于电商平台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核心功能之一,缺失则让用户无所适从,迷失在茫茫品类中。另一方面,筛选功能强大与否,直接影响了用户在购物过程中的效率及体验。
本文将重点分析唯品会的商品筛选功能,并与对标竞品淘宝、京东的筛选功能进行比较。
报告简述
- 产品:唯品会
- 功能模块:商品筛选功能
- APP版本:iOS 6.23.1
- 系统版本:iOS 11.4
- 更新日期:2018/8/2
- 调研目的:
- 了解筛选功能在唯品会体系内的布局及表现,学习筛选功能的设计思路。
- 通过对比其他主流电商应用的筛选功能,储备迭代思路。
本文目录
一、唯品会及筛选功能描述
二、明确需求
三、业务逻辑及表现形式
四、入口设置
五、功能流程
六、与主流电商应用对比
七、调研总结
一、唯品会及筛选功能描述
应用描述:唯品会是一款主打“每天上新、深度折扣、官方自营”的全品类电商平台应用。
功能点描述:一项提供了关于某细分类目商品的各种维度,并为每个维度提供了多个描述标签,用户可通过选择及组合这些描述标签,来筛选出目标商品的功能点。
二、明确需求
2.1 用户场景发散图
图:用户场景需求
2.2 典型用户场景
-
买家:
(1)王明周末准备约会,想网购一双小白鞋,但进入唯品会APP后发现鞋类商品太多了,即便从界面提供的“小白鞋”分类进入具体的商品列表,也有上万件这么多,无从下手。他想要有一个筛选机制,帮助自己迅速找寻合适的商品,例如限定在某些喜欢的品牌,以及自己的鞋码等等。
(2)李菲丹是一名大学生,零用钱不多,经常要精打细算,在唯品会上购物时,对于价格非常敏感。但在商品列表页面,除了排序并一直滚动列表直到找到大概的价格才能开始选择商品,这个耗时费力的操作每次都要重复一遍实在麻烦。小丹希望能有个可指定价格区间的筛选功能,这样他就能轻松圈出商品,再从里面挑选心仪的那件了。
(3)欧阳文是一名上班族,周末接到老妈电话,要他帮忙网购个双肩包给老家的小表妹。他满口答应,打开唯品会,对着双肩包的商品列表,挑了几件,但因为老妈看不到图片的情况下, 凭自己直接口述起来老人家不理解,他也就不敢贸然下单。挂电话后,他想,如果唯品会能对商品全方面地给出一些描述,提供越细致越好的官方描述,可能会更方便他帮家人代购。 -
卖家
(1)商家“钩钩”正在安排在唯品会上架新包包,为了使包包更贴近目标客户群,希望唯品会能对商品给予各种丰富的特性标签,并对标签做到统一规范。 -
运营
(1)运营同事张萌萌最近接到重点营销需求,部分品牌要在平台上做重点推广,但品牌的商品非常多,不可能直接在商品列表让其全量置顶。为了达到品牌露出的效果,希望有筛选机制可以让商家优先显示,由用户选择主动触发,不过度干预用户所见的列表。
(2)唯品会运营多年,从商品品类到数量已经远超普通用户的日常浏览能力,用户在长时间搜索商品容易导致放弃购买。需要有强大且全面的筛选工具,让用户快捷地找出想要的商品,提高下单量。
2.3 产品功能需求
-
需求点1:
用户:买家
场景:在唯品会上浏览品种繁多的商品时
需求:使用具体参数、价格区间、品牌等多种筛选项,快速定位出期望挑选的商品组合。 -
需求点2:
用户:卖家
场景:与唯品会合作进行商品上架配置时
需求:提供丰富全面的、由官方统一定义的特征标签用于配置,在用户筛选过程中更准确地展现商品属性。 -
需求点3:
用户:运营
场景:进行品牌推广行为时
需求:筛选项可由运营后台调整顺序,为某些品牌、商品增加露出面。
三、业务逻辑及表现形式
3.1 业务逻辑

说明:
- 运营负责整理官方标签库
- 卖家根据商品各方面特征,使用官方标签库的多种标签进行组合描述
- 买家通过点选筛选功能上的各种标签/筛选项,使商品列表往买家的预期进行变化,最终呈现买家希望找到的该类型商品
3.2 表现形态

唯品会为筛选功能设计了以下三种展现形态:
-
筛选主菜单: 包含“弹层”、“独立页面”两种形式,两种形式下均含有最齐全的筛选维度及筛选标签。
(1)弹层形式:在当前页面从右侧滑入显示,唤起/关闭操作不发生页面跳转。
(2)独立页面形式:跳转至专页进行筛选,唤起/关闭操作会发生页面跳转。 - 品牌筛选页:跳转至专页进行筛选,唤起/关闭操作会发生页面跳转。
- 快速筛选栏:栏目内含有四项显示针对该品类强关联性的筛选维度,每个筛选维度点击会往下方展开筛选标签。唤起/关闭操作不发生页面跳转。
由于“品牌筛选页”及“快速筛选栏”的所有内容实质已包含在“筛选主菜单”内,因此可把“筛选主菜单”划分为主入口,而其余两项为快捷入口。
3.3 筛选维度及标签
注:以功能最全面的“筛选主菜单”为标准进行分析。
- 固定筛选维度:对于绝大部分使用筛选功能的场景,“价格区间”“唯品服务”“品牌”“品类”四个维度居于菜单最前列且固定不变,如下图红框所示部分。
- 可变筛选维度:其余各类个性化维度则主要根据当前“品牌”和“品类”内筛选标签选中项,实时改变并显示可用的筛选维度、以及包含的各种标签的组合及排列,并显示在筛选菜单内,位于上述四个固定筛选维度的下方,如下图三例蓝框所示部分。
- 补充:“品牌”及“品类”的标签选择也会互相影响(即选择某个“品类”,会实时改变可选的“品牌”,反之亦然)。

四、入口设置
4.1 搜索结果页

(1)进入方式:主界面点击搜索栏,填写关键字进入搜索后进入页面。
(2)筛选功能设置:
- 筛选主菜单所包含的维度及标签数量均非常多样且统一。
- 另一方面,把品牌筛选与筛选主菜单并列放置,是因为唯品会强调以品牌维度进行销售,突出品牌概念。
- 快速筛选所展示的四个筛选维度与筛选主菜单内维度的排列次序关系密切,在体验中发现部分品类(如“面膜”“背包”)直接显示前四项维度,部分(如“皮鞋”“短袖T恤”)则由官方运营挑选代表性较强的四项维度显示。
注:搜索结果页承载了用户主动发起商品查找的功能,是唯品会乃至全品类电商品台的重要页面。此处设置的筛选功能包含了全部三种形态。此处推算,由唯品会官方根据其对品类的销售情况、客户浏览习惯、购买偏好等数据进行分析,调整优势品类(如服饰类)的快速筛选维度组成;而对于暂未着手分析的品类,则使用默认策略,依次显示前四项维度作为快速筛选能力。
4.2 二级分类页

4.2.1 全局商品二级分类页
(1)进入方式:点击主界面右上角“分类”进入一级分类页,再通过左侧标签选择二级分类页,点击某商品分类,进入具体商品列表页。
(2)筛选功能设置:参照 4.1 搜索结果页 。
4.2.2 频道内二级分类页
(1)进入方式:主界面的各类频道内,点击某项商品分类进入二级分类页,点击某商品分类,进入具体商品列表页。
(2)筛选功能设置:参照 4.1 搜索结果页 。
注:两种二级分类页虽类似,实际上存在差异。首先,4.2.1 的二级分类页左侧索引是全品类,4.2.2 则为主题频道相关的品类;其次,从 4.2.1 访问的商品列表页实际上就是带有预设搜索条件的 4.1 搜索结果页 ,可直接变更搜索内容转而搜索其他商品,4.2.2 则在商品列表页内固定且无法更改搜索条件。(以上对比参照上图半透明色框部分)
4.3 品牌商品页

(1)进入方式:点击主界面右上角“分类”进入一级分类页,再通过顶部导航栏选择“品牌”,点击下方某品牌,进入具体品牌商品页。
(2)筛选功能设置:由于进入品牌商品页操作已完成品牌筛选,因此无需设置“品牌筛选”,其余两项筛选功能参照 4.1 搜索结果页 。
4.4 旗舰店商品页

(1)进入方式:点击主界面右上角“分类”进入一级分类页,再通过顶部导航栏选择“旗舰店”,点击下方某项进入具体旗舰店商品页。
(2)筛选功能设置:仅设置“独立页面形式的筛选主菜单”,可选的筛选维度比起 4.1 搜索结果页 的筛选主菜单大幅减少。
注: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猜想是因为具体旗舰店的类目及每个种类下的商品都相对有限,用户甚至可不经筛选直接浏览全部商品,因此在商品基数不大的前提下,没有必要做到细分筛选。
五、功能流程
5.1 业务流程

5.2 筛选操作说明
- 对于 4.2.1 全局商品二级分类页 ,显示的快速筛选项更丰富,猜想有可能根据用户搜索习惯数据,自动调整快速筛选项;但对于 4.2.2 频道内二级分类页 ,显示的快速筛选项带有运营挑选的痕迹,去掉不合理的筛选维度,更代表商品的特性。比如“小白鞋”品类的快速筛选项不含“颜色”。
- 筛选菜单内,“确认”按钮支持实时对应当前用户指定的筛选组合显示符合筛选条件的商品个数,用户可通过数量提前了解筛选情况。
- 价格区间填写时,虽然输入框提示文案标识了“最高价”“最低价”的填写位置,实际并无顺序限制,即使反过来填写(最低价输入框填入价格上限,最高价输入框填入价格下限),筛选效果相同。
- 如 3.3 筛选维度及标签 所提及的,每个品类的“可变筛选维度”及其可选标签根据“品牌”及“品类”的选择实时改变,因此用户的选择空间非常大。
六、与主流竞品对比
6.1 与淘宝对比

6.2 与京东对比

6.3 小结
-
唯品会
(1)拥有全品牌商品自营的优势,因此在商品的编目、种类个数、标签定义等方面可以做到官方的全面梳理。
(2)官方推动的统一规范的筛选维度、标签库,既方便上新配置时直接套用,也方便用户带着统一感知进行筛选。
(3)无需提交即可实时显示符合筛选条件的商品数量,便于用户预判筛选效果。 -
淘宝
(1)提供用户选择的价格区间数据(京东同样具备),对于第三方商家占绝对比例的淘宝,是一个显示用户选购趋势的重要参考。
(2)同样提供了丰富的筛选维度,但由于官方无约束力,导致其包含的各种标签较凌乱,通过筛选菜单无法达到准确的标签选择。 -
京东
(1)提供了用户选择的价格区间数据(同上)。
(2)对于一些类目不清晰的搜索,额外在页面内提供了类别筛选条,方便用户再进一步缩小范围,这个人性化操作显得相当贴心。
七、调研总结
-
唯品会的商品筛选功能满足了买家在浏览商品时,通过操作一系列特征描述快速锁定目标商品的需求;也满足了卖家及运营对于商品统一描述配置,便于买家准确找到商品的需求。
-
唯品会为商品筛选功能打造了三个展现形态,并组合设置于商品列表页上。
-
主要使用的筛选菜单支持根据所选的品牌、品类等内容,动态变化其后的各种个性化筛选维度而无需跳转,加上无需提交即可实时显示符合筛选条件的商品数量,便于用户预判筛选效果,以及在同一界面上调整各种筛选组合。
-
从与淘宝、京东的对标功能比较来看,唯品会可考虑在筛选功能的后续迭代中增加/改进下述功能:
(1)对于未明确归类的商品搜索结果,增加关联的快捷类别筛选条——如搜索“衣服”,京东会在商品列表内增加类别筛选条,内含主要的衣服品类(如“男T恤”、“女羽绒服”、“家居服”等),配以图文显示。唯品会可借鉴这种有助于快捷收缩商品范围的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2)提供其他用户所选择的价格区间数据——京东及淘宝实现此功能,主要是因为其商品数量庞大,价格跨度非常宽,用户可通过此数据感知全平台用户在此类商品上的浏览趋势。而对于唯品会,因为服饰为重要销售品类,加上主打品牌一折限时特卖等,商品价格区间可能偏低且跨度不大,竞品已实现的本功能可结合平台整体定价区间、策略等因素再考虑是否推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