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请求世界的一切,原谅我的这个称呼,因为这是对一位长辈的称呼,而是我的长辈,是村庄里一位极其和善的老人。
虽然我直接接触的不多,父亲却对她十分的熟悉,至于我的记忆,还在很久之前的一个冬至日。
那天正是冬至日,早已积累了几天的雪,并没有上天的问候,依然用寒冷包围着整个世界。双休日不用再跑去学校感受冻手冻脚,让人极其欣喜和兴奋。 中午吃过饭,趁着心里和手上都暖和着,我和弟弟到院子里的轧井旁,想撬开结实的冰。由于母亲不让用热水帮助,浇开冻住的冰,使得我俩毫无办法。
因为日子是冬至,教会堂的星期天下午是大人和小孩都欢迎的日子,迎接主耶稣的生日,作为他的子民都要庆祝一番,上一次聚会的时候早就商量了,一家凑上十块钱的数,买些东西过冬至日。
父亲当时的工资是一天20块,所幸不是在外地打工,在家里有吃有住,还不用担心什么。20块钱也就只能够日常添些米油盐醋,可能正是这种艰苦的生活,让母亲带着一种信仰。母亲带着我和弟弟去教会,让两个小孩也逐渐在这个环境中成了众多的信徒之一。在迎接圣诞,准备圣诞果的时候,每一家的十块钱肯定是要凑的,我没有亲眼看到母亲是否有过讨论,也没有亲眼看过他们是否一咬牙一跺脚决定这件事,但是在我印象中,他们始终会默默的这样去做。
上午到集上买回来的冬至果子,下午挑到了教会堂,村里信基督教的妇女都来了,有几个还带着孩子,如同过节一样,这是时常的教会里看不到的。负责去买冬至果的是一个叫姜方妇女的丈夫小虎,村子里都叫他小虎,虽然也年近四十,但他同龄的人都这样叫。村子里都没有人不知道他的小名,大名却没几个人知道,我想这在全国的村子里应该都是一样的。
果子买回来之后,姜方叫了温宁一声大奶,把钱交给了温宁,10块的,20的,5块的……“这里是买果子剩的钱,小虎叫我给你,你点一点有没有差错。”温宁一边接着钱,一边说“怎么还有这样的钱?20的,什么时候出来,以前都没见过,你别拿假钱骗人,骗人的话,耶稣惩罚你。”说着大家都对先前好奇起来问您就拿着钱,先把20的递给人边的人说道“都传着看看,这些钱认识认识,朝后赶集,别让骗了。”一张新20的在一屋子里人手中传来,当时母亲接过了20块钱的时候,我和弟弟两个爬到母亲的腿上,眼巴巴地望着从来没有见过的新钱。看完之后,母亲就将钱递到了下一个人的手中,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新20的钱,都不知道是怎样的感觉。
钱在传递的同时,那边也有几个积极的人开始分发冬至过了,其实就是一些饼干和糖果,一边分发着冬至过,一边也跟着唱起来歌颂主耶稣的歌曲,无论怎样,这在寒冬里还是温暖的。我所记得的那时候的冬至日就是圣诞节了,当时还不知道是外国传来的节日,只知道是为了纪念主耶稣。
后来父亲经常就帮着教会他们做这些事情,一直到外地打工之前的那些年。
温宁是一位60多岁的胖老太婆,就因为为人实在,在村子里是颇受尊重的,虽然没有文化,但是教会里的钱,大家都同意让他掌管。平时的温宁上集卖些菜,总让人感觉到很忙,又下地干农活,又操心家务,又操心教会,事情非常繁多。她的丈夫是个极瘦的老头,我父亲叫他们大叔大婶子,所以我就叫他们大爷和大奶,但因为不是亲的,每次叫的时候,总让我脑海里浮现出有血缘关系的那两位亲人。
温宁是一位慈祥和蔼的老人,身子很胖,父母经常会亲切的叫他大婶子,家里缺钱,父亲去借钱的经历,至少让我已经感受到十年,这是一种难以还完的债。温宁有个外号,叫“老温”,在我们的方言里,这两个字的意思是做事拖沓,但在她的身上,一点也体现不出来。
一位淳朴和善的农村老妈子,虽不是至亲,却让人感觉到他在生活中的温柔与和蔼,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有多少像他一样默默无闻着的人,愿她所爱的那片土地,她所爱的那些农活,呵护着她在这个世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