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郑钦安的阴阳观

郑钦安的阴阳观

作者: 三昧草堂 | 来源:发表于2019-05-26 19:38 被阅读0次

          郑钦安的阴阳观

        钦安祖师的阴阳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阴阳合一。

        2、阳为阴主。

        3、同盛同衰。

        4、确辨阴阳。

        下面分别简单叙述一下。

        1、阴阳合一。

        钦安祖师曾言:余沉潜于斯二十余载,始悟阴阳合一之道。可见,其对阴阳合一的认识,是建立在长期的实践揣摩参悟之后,才得出来的结论,绝非标新立异之说。其在《三书》中,对阴阳合一之体,以热水为喻,水为阴,热为阳,水热实不可分也。《黄帝内经》中亦有论述,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之中还有阴阳,阴阳分之可百,数之可千……等等等等,都说明了,阴阳是合一之体,不能一分为二。

        2、阳为阴主。

        也即阳主阴从。《黄帝内经》云:阳生阴长。又云:阳动阴静。钦安祖师云:阳行一尺,阴即行一尺,阳行一寸,阴即行一寸。卢崇汉教授也云:心没有阳,血就不能正常的运;脾没有阳,水谷就不化;肝没有阳,就不能正常的疏泻,不能正常的藏血;肺没有阳,宣降的功能就会失常;肾没有阳,就可以导致浊阴凝闭。所以,阴阳的升降之理就是,阳升阴才能正常的降;阳降阴才能正常的升。如果没有阳气的布运,阴阳就不可能正常的升降。反过来讲,阳气的布运是阴阳升降的必要的前提条件。

        以上论述,都说明了阳气的主导作用,即阳为动力,阴为材质,只有阳气带动着材质运行周身,人体才会有正常的生理功能,才会健康。如果阳气不能正常的运行,则疾柯起,百病生。

        3、同盛同衰。

        钦安祖师在《三书》中提到,元阴元阳同盛同衰,这个论点,这也是在多年的临床参悟验证中形成的。这个观点,也是郑卢医学的核心观点之一,与我们平常说的阳盛则阴虚,阳虚则阴盛的论调不同。钦安祖师说的是人体正气的变化规律,我们说的是邪气的变化情况。这里钦安祖师专门写过一篇《正邪论》,来讨论这个问题,希望大家能仔细参看,当然以后我们也会说到。

        《黄帝内经》有: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之论,这句话就很好的证明了元阴元阳同盛同衰的理论。

        我们试着简单论述一下。

        仍以热水为喻,人体元阳若虚,也即是水中之热能少了,则水就会有一部分变成阴邪——或湿、或饮、或水、或痰,也即是原为真阴的水,由于真阳的不能蒸化,有一部分变成了痰湿水饮,从而使真阴水也就减少了。

        人,从幼儿到中年,相当于四季的春和夏,处在从生长发育到逐渐成熟的时期,此一段时期,正是阳生阴长的阶段;而从中年到死亡,则相当于四季的秋和冬,处在阳杀阴藏的阶段。从人的生老病死这个过程,我们就可以观察出,人体元阴元阳同盛同衰的规律,即阳旺阴则长,阳衰阴亦衰。

        以上三条,都是就人体正气而言,邪气,则又当别论,而临床必须要分清正邪,否则虚虚实实在所难免。

        4、确辨阴阳。

        钦安祖师在《医学三书》中提出了:滋阴降火,杀人无算,千古流弊,医门大憾的著名论点。在中医学史上,这是一个振聋发聩的观点,一个拨乱反正的观点!而要作到不滋阴降火,杀人无算,就必须要作到确辨阴阳,不能见火热就清,就下,就滋阴降火。

        郑钦安在《坎卦解》中,将“一阳潜于水中”的底蕴搜出,指出“水盛一分,龙亦盛一分,水高一尺,龙亦高一尺,是龙之因水盛而游,非龙之不潜而反其常”,又开辟阴虚门、阳虚门,指示人们确辨阴阳之法,这里不作具体叙述,后面在另作专文讲解。

        中医史上直至今天,错辨阴阳、乱辨阴阳的事实仍普遍存在;滋阴降火、杀人无算的现象仍到处存在,实令人痛心疾首,而又无可奈何。

            三昧草堂书于安平

                      2019/5/26晨

     

相关文章

  • 郑钦安的阴阳观

    郑钦安的阴阳观 钦安祖师的阴阳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阴阳合一。 2、阳为阴主...

  • 学中医师从谚语

    学医不读伤寒论,六经辨证没分寸。 学医不读郑钦安,阴阳水火不过关。 学医不读黄元御,阴阳五行成迷宗。 学医不读张锡...

  • 自我介绍,觉醒六十讲第一讲作业

    大家好,我是郑钦钦。郑是郑成功的郑,钦钦出自诗经里的“未见君子,忧心钦钦”,表示让人难以忘记的相貌,你若不信,我们...

  • 阴阳合一

    阴阳合一 钦安祖师曾言:余沉潜于斯二十余载,始悟阴阳合一之道。可见,其对阴阳合一的认识,是建...

  • 《医理真传》序阐释

    《医理真传》序 ————郑钦安 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

  • 医理真传郑钦安序

    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阴阳化生五行,其中消长盈虚,发为疾病,万变万化,岂易...

  • 郑钦安《邪正论》随笔

    郑钦安《邪正论》随笔 平时同行之间交流,发现许多人在讨论病情时,不辨邪正,有时说邪为正,有时说正为邪,邪正混淆,令...

  • 中医学习书籍

    李杲 《内外伤辨惑论》 《脾胃论》 《药类法象》 《用药心法》 郑钦安 《医法圆通》 《医理真传》 《伤寒论》 《...

  • 最是人间留不住(10)

    —— 「其十六」 湖心亭内,且行倚着郑钦屿,面露几丝倦意。郑钦屿动了动纤纤玉指,骨节修长,轻轻抚过他的...

  • 金花郑钦文

    郑家娇女卸金钗, 仗剑披蓑骑马来。 塞纳鸮声惊鼊鼓, 罗兰赭土起黄埃。 楚天雁信谁折桂, 法网牙筹君问梅。 衣钵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郑钦安的阴阳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vftctx.html